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一九六)辟才胡同

(2023-06-01 19:32:59)
标签:

胡同

里面

也有

故事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一九六)辟才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一九六)辟才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一九六)辟才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一九六)辟才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一九六)辟才胡同

辟才胡同在西城区西单北边路西,西单原来叫西单牌楼。听老人说,辟才胡同西口路北有一个大红门,大门东边是一所中学。国民时候,有个当大官的在那儿住过。

这个大门里的房子很阔气,里面有三层院,都空着没人敢住。对门有个卖馄饨的,叫张二,他一边卖馄沌,一边稍带着看这院儿。这时,有一个要饭的叫李二,带着老婆孩子蹲在门口儿。张二问他:“你在这儿干嘛?”李二说:“想寻个宿。”张二说:“这院子挺阔,就是没人敢住,你要住,钥匙在我这儿。”李二说:“我一个要饭的,什么也不怕。”就这样,李二住在一进门的南房里。

晚上,李二起来想看看到底闹什么鬼,他来到第一层院子,推开月亮门一看也没有什么动静;他到了第二层院子,也没听到什么,他又进第三层院子,看到门口有站岗的,正房北屋里灯火通明。他走进去,站岗的给他打立正,他继续往里走,正座上坐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见他进来了就说:“主人来啦!接主人。”这位老人来到院里一摆手,灯全着了,整个院子灯火通明。老人把李二让到正座上说:“公子,你可来啦!你的这些财产,我们给你看了二十八年啦!就是找不到你。”李二说:“我整天在外要饭,你们上哪儿找我呀?”老人说:“你有个朋友叫张大,原来你父亲和他的父亲在同朝做官,你知道他在哪儿吗?你们的父亲被奸臣所害,这些财产是他们留下的,叫我们给看着。”李二说:“听说张大在朝阳门外鱼市口。败家以后,媳妇上吊死了,剩下他一个人。他有手艺,摆个钉鞋摊。”老人说:“你要用钱叫张大写个纸条,写多少给多少。”李二一听,心想,见鬼了吧!

第二天早上,李二不去要饭了,直奔朝阳门外,到鱼市口一打听,真有个钉鞋的张大。张大问:“什么事儿呀?”李二说:“别在街面上说。”俩人来到张大家里,李二说:“我住的院子相当阔,他们叫我主人,把我让到正座上,说那些金银是咱们俩的,他们给咱们看了二十八年啦!要用钱的话,你开个条儿,你写多少,他们给多少!”张大说:“这可不行,我修鞋糊口得啦!”李二再三央告,张大就顺手撕了块破窗户纸,写了白银二百两。李二小心地收藏起来。到了晚上,李二又去了,一进月亮门,里面立刻张灯结彩迎接主人,把他让到上座上。他把张大的纸条拿出来,马上得到了二百两白银。第二天早上起来,他又到朝阳门外鱼市口,把钱送到张大家,两家都有钱花啦!张大又写个条,五百两。又取了五百两,俩人分了花。过了些日子,又写了一千两,一家五百,这两家的日子可就好起来了。

有一天,老人对李二说:“你把张大请来,我们把账给你们算清。”晚上,李二、张大一同来了。一进月亮门,里面的人张灯结彩,跪下迎接他们,老人把家产一一做了交待。东屋多少,西屋多少,哪缸动了,哪缸没动,一共二十四缸白银。老人说:“你们父亲死的时候有话,叫我们把这些东西看到你们长大交给你们。”后来,李二、张大就把这些财产分了。这是传说,是故事。说起“辟()才胡同”,许多老北京习惯称呼它为“劈(p)柴胡同”,这是它过去的名字。

实际上,明清时期,由于临近为皇宫储存、加工木材的大木厂,这儿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劈柴集市,故得此名。改成“辟才”,已经是清末光绪年间的事儿了。

当时,有位叫臧佑臣的天津人,在劈柴胡同里创办了一所新式小学,为了扩大影响,他编了一首校歌,歌词是:“辟才!辟才!辟才胡同中,苍苍菁菁槐柳兼柏松,是何处?京师私立第一两等。开辟人才,人才开辟,胡同著其名。”劈柴胡同才正式改名为“辟才胡同”。

虽然这所学校很快便因动荡的社会环境停办了,但它开了北京新式小学教育之先河,辟才胡同之名也得以延续至今。

辟才胡同北边的宏庙胡同里,还真有一所百年老校。它就是宏庙小学。宏庙小学始建于1883年,距今已经有140的历史了,可谓名副其实的“百年老校”。它的前身是八旗子弟的官学,名为“镶蓝旗官学”。1914年曾改名“北京师范附属小学校”,1958年才更名为“北京市西城区宏庙小学”。

如今,辟才胡同已变成金融街片区的通衢大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