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一八〇)雁翅楼

(2023-05-08 17:04:43)
标签:

两个

翅膀

一大

一小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一八〇)雁翅楼

老北京的故事(一八〇)雁翅楼

老北京的故事(一八〇)雁翅楼

老北京的故事(一八〇)雁翅楼

老北京的故事(一八〇)雁翅楼
以上西雁翅

老北京的故事(一八〇)雁翅楼

老北京的故事(一八〇)雁翅楼

老北京的故事(一八〇)雁翅楼

老北京的故事(一八〇)雁翅楼

老北京的故事(一八〇)雁翅楼

老北京的故事(一八〇)雁翅楼

 

北京有两处雁翅楼,一处在故宫午门的东西两侧,和午门连在一起犹如大雁展开的双翅,故名雁翅楼。另一处在原地安门城楼的东西两侧,1954年,地安门及雁翅楼一并拆除。今天单说地安门雁翅楼。

地安门雁翅楼是北京中轴线上的知名景观,始建于1420年,在地安门门楼左右两侧。为东西相对称的两栋二层砖混建筑,面宽各十三间,黄琉璃瓦覆顶,建筑造型别致,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故此得名。燕翅楼原为清朝政府内务府满、蒙、汉三旗公署,其作用是皇城后卫哨所。民国初期为便利交通,地安门东西两侧城墙被拆除。1954年,为了疏导北部城区的交通,把地安门及雁翅楼一并拆除。从此,京城北中轴线上具有597年历史的著名景观彻底消失。

雁翅楼是与地安门同时兴建的,在今天地安门内、外大街相汇的十字路口以南两侧,曾是地安门的戍卫建筑。为东西相对称的两栋二层砖混建筑,面宽各十三间,每座楼的面积约300平方米。黄琉璃瓦覆顶,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故此得名,是北中轴路上的知名景观,北端贴近地安门两侧。

19552月,当时的后门大街如今叫地安门大街,道路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当时,一些社会名流对拆除地安门有疑义,于是把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过梁、柱子、柁、檩一一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一起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内北侧照原样复建地安门和雁翅楼。不料后来天坛内发生火灾,堆垛在那里的木质材料全部化为灰烬,复建地安门和雁翅楼也彻底搁浅。

地安门是明清时皇城北门,在皇城北垣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鼓楼,与皇城南门天安门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初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后门。弘治十六年(1503)重修,隆庆五年(1571)修葺,清顺治九年(1652)重建后改称地安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距今将近600年的历史。明清时为京城的繁华之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一直都有“东四西单鼓楼前”的说辞,表示这些地方才是老北京内城繁华的商业区,这“鼓楼前”指的就是地安门到鼓楼一带的繁盛街市。

地安门和雁翅楼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幕幕历史事件。

因为地安门是皇城的北门,凡是皇帝北上出征巡视时大多要出地安门,亲祭地坛诸神时也出地安门,所以雁翅楼是必经之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带着光绪仓皇逃出紫禁城,经过雁翅楼前出地安门,再出德胜门,途经阳坊、怀来、宣化等地远逃长安即西安避难。此后溥仪在中外保皇派的支持下复辟失败,1924年,冯玉祥将军把溥仪驱逐出宫,从地安门走向他出生地摄政王府。溥仪出宫后,许多太监无处安身,便暂住于雁翅楼内。

2005年,多位北京文史学家提议复建地安门及雁翅楼,恢复京城北中轴线的风貌。

2012,北京启动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其中就包括了复建地安门雁翅楼。

复建后的雁翅楼,依旧按照历史上的格局,东、西两侧雁翅排开,西侧复建了十间,东侧晚些,复建了四间,都比历史上的燕翅楼小,虽分上下两层,缺少对称,毫无美感。虽有红柱灰瓦,光彩如鲜,屋檐下的彩绘花朵栩栩如生,但无黄琉璃瓦覆顶也不真实。如果把“管氏翅吧”和“中国书店”连在一起修复,至少从外形上保持了一致,此次复建并没能再现当年雁翅楼的完整容貌。

考虑到建筑的年代已较久远,修缮、复建后的燕翅楼不是全木质结构,但在外形和内饰上,也没能保证原汁原味。20158初,中国书店在西侧雁翅楼的古籍书店已经开业,20165月,东雁翅楼店开张,比西燕翅楼小了多一半,名为少儿数字学习馆、“童子国际快乐园”。

一大一小两个燕翅楼并不好看,可是没有这些东西那还是北京吗?但年轻人不知道、老年人没印象的地安门雁翅楼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