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一四七)宣仁庙

(2023-04-04 16:52:37)
标签:

至今

没有

对外

开放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一四七)宣仁庙

老北京的故事(一四七)宣仁庙

老北京的故事(一四七)宣仁庙

老北京的故事(一四七)宣仁庙

老北京的故事(一四七)宣仁庙
老北京的故事(一四七)宣仁庙

宣仁庙在东城区北池子大街2号和4,俗称风神庙。清雍正六年(1728)敕建,以祀风神。嘉庆九年(1804)重修。规制仿中南海时应宫,赐号:应时显佑,庙曰:宣仁。内有雍正御书匾额:协和昭泰。殿祀风伯,风殿祀八风神。风伯系司风之神,祈求神灵保佑。它与南面并排而坐的凝和庙即云神庙,与紫禁城西侧的昭显庙即雷神庙,与紫光阁北面供奉龙神的时应宫供龙神,现已无存,合为清代皇城祈雨庙。

宣仁庙街门坐东朝西,殿宇均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前殿、正殿及后殿。庙的琉璃影壁、山门、钟鼓楼及几层殿宇均保存下来了,只是年久失修,显得破旧。四周是庙墙,南端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楼,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山门前是一道琉璃砖的一字影壁,绿琉璃瓦顶调大脊。山门三间,歇山顶调大脊,黄琉璃瓦绿剪边,上有石刻匾额:敕建宣仁庙,北为庙门,两侧是八字影壁;入庙门,东西有楼亭式的钟楼和鼓楼,二门三间;再进去,前面殿三间,两侧有内墙,后面殿五间,后殿两旁是耳房,殿堂两侧为住持房,营建规制为道庙。内墙南部东西各开一随墙门,进入内墙两侧外的细长跨院,里面各有寮房九间。过献殿北部即为享殿和寝殿及东西朵殿。各殿均为歇山顶调大脊,黄琉璃瓦绿剪边顶。

宣仁庙是紫禁城外八庙之一,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雍正六年(1728),皇帝谕旨:“风雨时若,百物繁昌”。自雍正元年敕建时应宫,虔祝龙神,几年以来,有祈必应,其“福庇苍生”的实例,历有明验。而风神,“巽顺和煦,茂时育物”,也应该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以答洪庥”。考据古籍,历来就有祭祀风神的典礼。着在皇城内择地建庙,因时祷祀,“以展朕为民祈福之诚”。于是经大臣们遵旨议定:考据古籍,风师为箕星,箕星为苍龙之第七宿,位置在东北。我国古代将天上的众多恒星分为二十八宿。所以,致祭方向,“自宜就其星位”。其庙宇规制,仿时应宫式营建。同年,雍正皇帝钦定风神封号“应时显佑风伯之神”,钦定庙名宣仁庙。史料记载,宣仁庙前殿供奉风伯之神,后殿供奉八风之神。岁以万寿圣节并立春后丑日致祭以及夏历每月初一、十五摆祭器,每日香灯,在都城道士内遴选住持。当年内每次遭遇旱、涝天象时,皇帝都要派亲近大臣前往拈香祈雨或祈晴,待上天赐福后,再派亲近大臣去报谢。

雍正七年敕建凝和庙、昭显庙,营建规制悉仿宣仁庙。宣仁庙与其他三座神庙,因建在紫禁城周边属皇城内,而且是专为皇家服务的场所,所以它们是皇家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过境迁,当年的皇家祈雨庙改为它用。

历经200年的风化,敕建宣仁庙的门额、二龙戏珠的浮雕和琉璃大影壁依然保存完好,红墙绿瓦在白雪的映衬下依稀透出一股皇家气派,但却难掩破败的院墙、班驳的油画彩饰和糟朽的梁柱。这处道教建筑,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如此完整的建筑格局实为少见。因宣仁庙建在故宫附近,历史上把它和凝和庙、普度寺、真武庙、昭显庙、万寿兴隆寺、静默寺和福佑寺统称为“故宫外八庙”。

宣仁庙的历史文化、历史遗迹也早已随着清王朝灭亡后的时间流逝而支离破碎。建国后作为原为中医医院针灸科及中医医院、妇产医院职工宿舍也有几十年未修缮。

2003年开工的宣仁庙修缮,抢修山门、天王殿、钟鼓楼等古建筑;修缮中殿、后大殿、庙门、琉璃影壁等,并复建东西配房、东西跨院,重做油漆彩绘。2008年奥运会前重现辉煌。修完后,这里有望建成中医药博物馆向社会开放。又称2016年完成宣仁庙等文物修缮。2021年再称,宣仁庙腾空进行全面整修,对了解这段鲜为人知的宫廷史文化,不无裨益。2022年,报道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拟于朝阳区豆各庄乡建设

20年过去了,这个被列入《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该“腾退修缮并对社会开放”的庙宇,至今仍大门紧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