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树枯草
老树枯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120
  • 关注人气:8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五)碣石村

(2022-12-29 13:46:48)
标签:

郊区

古老

村落

来历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五)碣石村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五)碣石村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五)碣石村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五)碣石村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五)碣石村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五)碣石村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五)碣石村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五)碣石村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五)碣石村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五)碣石村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五)碣石村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五)碣石村

碣石村在门头沟区雁翅镇,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古村落,向东北距镇政9公里,距109国道6公里。青杨公路贯穿村中,南、西两侧与斋堂镇相接,北有公路可达珍珠湖。始建于元末明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十三陵碑文记载,碣石村原名“三叉村”主要有高、何、于三大姓氏。并且都是名声显赫,有“高知府,何知县,于家三翰林”之说。因为村前有很多躺倒的大石头,根据“立石为碑、卧石为碣”的说法,故名碣石村。

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居院落,古井、古树、古村落散发着独特的历史气息。现存一级古槐两棵,二级古槐一棵;二级油松九棵;二级古柏两棵。最神奇的是碣石村在不到7平方公里的地方,竟然有七十二眼古井交错分布在村中各处,造型富于变化,风格各异,蕴含着动人的传说,被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确定为“京西井养第一村”。

村子有母子山、屏照山、姐妹山和玉石山相连。村西南侧的碣石岭海拔960米。村中东西走向的中街长200米,六条南北走向的胡同与主街次第交错。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院落错落分布其中,院中各种陈设雕饰都保持着古朴风格,石雕题字随处可见,具有浓厚的古风韵致。

村里有雁翅镇数量最大的古民居五十九座,保存完好,其中四合院十八座,在这里还有三合院二十七座,二合院十四座,这可是城里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些建筑多为硬山屋顶,高高翘起的蝎子尾,玲珑剔透的平草砖,线脚流畅的盘子以及多层瓦条等构件。精美的砖雕、木雕、彩绘装饰和墨书题记也是随处可见,散发出古朴深厚的气韵,保留了明清建筑遗风。还有重修圣泉寺碑一座、龙王庙一座。高家坟出土的金代定窑花碗碟、十二生肖的铜镜、铜灯已由现在的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收藏村中老人多长寿。

作为京西井养第一村,碣石村原有七十二眼水井,现只剩五十六眼,大多水深3米左右。明代村里就有水井几十眼,许多水井保存完好,还被村民使用着。

碣石村的中医传承和宗教遗存也颇具特色。村里的李氏家族先后出了二十一位中医,成为当地的名医世家,并有着详细的族谱记载。建于金明昌二年(1191)的圣泉寺遗迹以及龙王庙、关帝庙、白龙庙等宗教遗迹也散落在村中。

碣石村是门头沟区古村落文化的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与综合价值。

除人文资源外,碣石村还有众多自然风光。由于碣石村四面群山环抱,气势壮观,气韵流畅。村外溪流自西向东穿村而过,形成山环水抱。碣石八景水湖深潭的壮丽景观也由此形成。碣石村村内还有三株树龄逾千年的古槐,是北京市挂牌编号的一级和二级古树。每到春夏,古树便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村民将其奉为神树,还流传不少与古槐相关的神奇传说。

这里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资源,被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确定为京西井养第一村

碣石村既是一个井养村,又是一个开发较早的古村落,这个古老山村有着悠久历史和美丽传说。碣石八景有小船激浪、古井风韵、水湖深潭、飞来巨石、观音洞天、窟窿穿山、古槐烟树、观龟取玉。

关帝庙俗称老爷庙,在村东小独山旁,坐北朝南,规模较小,仅有山门和正殿。正殿面阔三间7.5米,进深一间4.8米。龛台上供奉关公坐像,两侧分塑关平捧印、周仓持刀像。在小独山和老爷庙坡上,两山之间,有一个山峡,在峡中间建有一座长5米、宽4米的过山楼,此建筑被誉为镇村楼

龙王庙在村东,坐东朝西,东房、南北房各三间。正殿供奉泥塑龙王及雷公、雨帅、风婆、电母,还有木雕的青龙、白龙、黑龙等神像。数百年来,龙王庙承载着村民们朴素的信仰。

龙王井在龙王庙前,与韩家井并称龙王双井,无论打多少井水,水位都不见下降,是村民的生命之源。相传修完龙王庙后,有一白须老翁给村民托梦,指处庙前就有水源。次日,一挖果然不到二尺深就见水了,这就是龙王井。

碣石村内有两棵参天古树定村槐和二号槐,古槐树是国家一级古木,已有上千年历史。相传明末崇祯年间,天下大乱,又适逢大旱,古槐显灵,化身为仙姑下凡扮成村妇赈济灾民,为拯救更多生灵,她把自己的树叶变成粮食,村民们深感其恩,故以此槐作为定村槐。村中有规定,两棵古槐禁止折树枝,不准上树掏鸟,不能惊动了仙家。1987年,古槐意外失火,村民协力将其扑灭,非但没有失去生命力,反而越来越茂盛。

碣石村的村边沟谷,核桃树成林,遮天蔽日,有不少核桃树树龄在百年以上,也有的树龄在三百多年。每年白露后,金风早把核桃的绿皮吹裂,又落到地上,自动蹦出个白花花的大核桃。按过去讲,灵水村的核桃最多,碣石村的核桃最好,以皮薄,仁白著名。

碣石村的村名,就是因巨石的存在,才改叫碣石村并世代沿用的,在村子的周边散落着几百吨乃至上千吨的巨石,其中有一块巨石的石质与周边的石质截然不同,近千吨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来的?不得而知。在村前的高坡上俯望,目光所及,碣石静卧,力道犹存,这些巨石默默静立在无水的溪涧之中,仿佛成为了一种守望家园的精神图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