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2022-10-27 10:40:20)
标签:

著名

胡同

历史

悠久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四)东堂子胡同

东堂子胡同在东城区东单北大街路东,从南往北数的第六条胡同,东起朝阳门内南小街,西至东单北大街,与南侧的外交部街和北侧的红星胡同,原名无量大人胡同平行。东堂子胡同是一条有着800年历史的古老胡同,长700多米,胡同南侧与协和胡同相通,是北京城中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曾经是保存最完好的胡同之一。目前公安部办公厅信访办公室也在此。

据清宫档案记载,清廷视总理衙门为军国要地。为了保证国家机密不被泄露,筹建总理衙门时,一度选址在紫禁城内。考虑到署内的外事往来频繁,让外国人出入于宫禁之地,不合体统,后决定设在离皇宫不远的东堂子胡同,由皇帝身边派出军机章京到总理衙门兼职,往返于宫内军机处与城东东堂子之间,定期将机密文件转送宫中。

186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东堂子胡同的铁钱局旧址内宣告成立。从选人到正式办公仅用了50天时间,在内忧外患国用拮据的条件下,这个昭示中外的国家机构,门庭已远不及以往各衙署那样铺张奢华,整个筹建过程体现了简朴与高效。除将大门酌加修改,其余则因陋就简稍做整理,较各衙门旧例大为裁减。据记载,衙署全部职员80余人,每月的办公经费仅有300两白银,院内门窗全是自己动手糊饰,这里的办事效率超过当时辅佐皇帝的中枢机构军机处。

总理衙门建立之初,只是个应付时局的临时机构,朝野内外无不确信国家富强即会裁撤,甚至认为一日衙门尚存,即一日国光不复,显然当时的国人并不懂得什么是外交。但随着中外交涉事件的增多,总理衙门作为当时惟一的对外机构,除办理外交与通商事务外,职权范围很快扩展到铁路、矿产、邮电、海防、关税、制造、传教、学校等各项新兴领域,变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洋务衙门,其在清政府中的作用越发举足轻重。

1862年,专门传授外国文化和科学的同文馆在京师正式开办。这是我国最早的外国语学校,直接隶属总理衙门。1875年,总理衙门派出清政府第一个驻外使臣驻英公使郭嵩焘,由此,郭氏成为中国驻外使领第一人。

1901年,清政府明谕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名列中央六部之首,管理大臣皆享有丰厚的俸禄。作为清末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外务部的地位比起当年的总理衙门更加显赫一时,大量的洋务实业活动继续从这里发起。

1906年,外务部设立储才馆,是培养外交人才的专门学校。1909年,外务部游美学务处筹建的游美肄业馆,即是清华大学的前身。在东堂子胡同的旁边,有一条名为外交部街的胡同,它曾是新中国外交部的所在地。两条看似平常的街巷,一边是民族磨难的历史,一边则是国之富强的起点。

东堂子胡同与中国近代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条胡同中不仅坐落着清朝末叶专司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还有教育家蔡元培,沈从文,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林巧稚,中国儿科学的奠基人诸福棠,儿科传染病学家吴瑞萍和邓金鍌等许多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科技发展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的故居。

东堂子胡同曾经是北京保存最为完好的胡同之一,但是随着近年来的房地产开发浪潮,东堂子胡同遭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为了发展王府井一带的商业,北京市政府早在1998年就将东堂子胡同、红星胡同一带列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000这一带的危改带市政工程正式开工,2004年末开始由香港富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斥资近60亿元人民币的金宝街工程上马,南起东堂子胡同北至干面胡同的广大地区被列为开发对象,除了蔡元培故居等少数登记在册的文物保护单位外,大量保存完好具有悠久历史的四合院将被拆除,在不久的将来,东堂子胡同就将成为历史名词而从北京市的地图上消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