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八〇四)安贞门

标签:
重新启用元代地名 |
分类: 古老北京 |
老北京的故事(八〇四)安贞门




安贞门是北城垣东面的城门,建于700多年前的元朝。得名于《易经》,坤卦的彖辞“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因天(乾)南地(坤)北,安贞门处于坤位,顺应乾德。
元朝被明朝推翻后,明将徐达将元大都北面的城墙向南推了五里重建,并在与安贞门相对应的地方新建了一座城门,叫安定门,为“天下安定”之意。随着元大都北城墙的废弃,安贞门也就逐渐消失了,只留下一个地名。到了清末民初,这个老地名也在北京的地图上消失了。
安贞门是元大都的东北门,现在安贞的地名也因为安贞门而由来。“安贞”这个词取自于“周易·坤”的卦辞,“周易·坤”写道:“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修建北三环路时,在安定门与安贞门旧址南北一线与三环路交叉处修建了一座立交桥,因桥所处的位置就在安贞门旧址南侧,故称“安贞桥”,从此,一个被人们遗忘的老地名得以恢复。2003年底开始修建地铁10号线后,又在安贞门旧址附近设站,最初称“安定路站”,因车站正处在安定路(安贞桥至安慧桥段)上,后来在站名公示时,被更名为“安贞门”。
长达十多里地的海棠花溪也到此为止,您也可以从这里开始向西行走,沿途观赏。
前一篇:老北京的故事(八〇三)健德门
后一篇:老北京的故事(八〇五)开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