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一)又一顺

(2020-09-21 12:05:46)
标签:

清真

餐厅

保持

特色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一)又一顺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一)又一顺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一)又一顺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一)又一顺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一)又一顺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一)又一顺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一)又一顺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一)又一顺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一)又一顺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一)又一顺

老北京的故事(七四一)又一顺

 

又一顺饭庄在西城区黄寺大街西口28号,是北京著名的清真风味饭庄,创建历史不算长,是194888日。在又一顺创建之前,北京的清真餐馆中,东来顺以涮肉为代表称东派,西来顺以清真小炒为代表称西派各以不同的特点独树一帜。

京城叫的馆子很多,像什么东来顺、西来顺、北来顺、西德顺的。叫的地儿多了,各自有各自口味。想吃涮羊肉的就去东来顺、想吃清真炒菜的就挑西来顺、想吃清真小吃的就奔北来顺、想吃爆肚的就选西德顺。不过,京城字号里,有一家馆子居然占了两样,这就是又一顺。

又一顺开业当天,有人题写了一副楹联:东来西去又一顺,南行北往只二家。说的就是又一顺与东来顺、西来顺的渊源。话说1914年,以粥摊起家的东来顺正式立了字号,添上了爆、烤、涮羊肉和炒菜。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东来顺的涮羊肉已经叫响了,生意在东城独占鳌头。1930年,西来顺在西长安街开业,由四代为庖、曾入清宫当过御厨的褚祥掌灶。褚祥的烹饪手艺当时是艺压群芳,品尝褚祥炒菜,成了社会名流、达官显宦的一种时尚。人们称褚祥菜是清真西派两顺各有所长,各是各的味儿。

又一顺饭庄将东派菜的爆、烤、涮和西派菜的精美、华贵小炒以及各地名小吃集于一店,自成一体,成为独具北京清真风味特色的菜系。也是京城老字号清真饭庄之一。它是东来顺饭庄的一个支派。

东来顺饭庄的创始人丁德山,颇具经营头脑。他从摆小粥摊开始,发展起东来顺大饭庄,在京城首屈一指。在积累了资金后,他又于1930年后,先后开设了天义顺、永昌顺和又一顺,与东来顺合称为京城四大顺。天义顺和永昌顺,以经营酱园、副食、粮食为主。独有又一顺是饭庄,在经营特色上保持了东来顺的传统。1948年,又一顺饭庄在繁华的西单牌楼路口开业,名噪一时。京城商业繁荣地界,素有东四、西单、鼓楼前一说。西单是通往南城及出城走卢沟桥官道的必经之地。北连西四牌楼商业圈,东接长安街,可谓黄金地段。加之东来顺的名气,自然惠及又一顺。所以,又一顺很快成为南城、西城顾客首选之清真饭庄。

又一顺的经营特色,承继东来顺风格,以涮羊肉为主,兼营炒菜、小吃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丁德山的经营方针,是在穷人身上赔点本,在富人身上往回找。用涮羊肉去赚钱,而馅饼、水饺、小吃则不赚或赔本。这样,受惠的劳苦大众,就是活广告,帮着传名声、拉主顾。又一顺开业不久,恰逢北京和平解放,又一顺盛世而兴,在西单商场内又开了分号。国家在招待信仰伊斯兰教国家的外宾时,常请又一顺的著名厨师杨永和去掌厨,其店的茯苓夹饼、炸羊尾等小吃深受大众喜爱。

又一顺饭庄开业后,无分教内外顾客,纷拥而至,以飨食又一顺菜为快,生意十分红火。一些社会名人常为座上客。西藏班禅曾专程到又一顺用餐;溥杰先生题写又一顺横幅;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又一顺用餐,老舍的夫人胡杰青女士到又一顺后写下了饭香菜美,三江客满意。桌洁杯净,四海人称心的赞誉之词。许德珩在1985年亲自为又一顺题写了字号牌匾。又一顺饭庄经营上百种清真炒菜、涮肉及清真烤鸭。其中,有鸭胡之誉的烤鸭大师在此主灶多年。又一顺又在八十年代中期,规模扩大,装修改建为三层楼式结构,增加了烤涮自助餐,供烤涮的品种达108种之多。1999年,因长安街改建,迁至现址。落座新址的又一顺饭庄,2000930重张开业。主营除传统的品种外,新增部分时尚菜肴。营业面积1100平米,可同时接待三百人用餐,餐厅环境舒适、优雅。

当年,有一首旧京竹枝词中写道:东来顺及又一顺,羊肉专家谁与竞。确实,又一顺的涮羊肉在选料、调料、刀法上都很讲究。选料上必须是最细嫩的腿肉、上脑、大、小三岔、磨档、黄瓜条等部位;刀法上切出肉的视觉标准是薄如纸、匀如晶、齐如线、美如花。涮肉的重头戏是调料,这么多年来,又一顺跟上顾客口味的变化,不断调整甜、咸、鲜口的配比,不断出新,单就涮肉调料就分传统和现代口儿。据说,时尚口味的作料是由六十种料调兑出来的。不过,又一顺的正根儿还在清真菜肴上。

杨永和师傅最擅长的就是北京版全羊席。他能将一只羊的不同部位制成108道菜。又一顺也因杨永和而声名鹊起。杨国桐师承杨永和的衣钵,是现代厨行颇具影响的人物。

杨永和师傅烹制的全羊席及又一顺的拿手菜它似蜜,享誉海内外。全羊席是将一只羊的各个不同部位,分别烹制成菜肴。他烹制的全羊席,曾受到国家领导和外国贵宾的称赞。杨永和曾在清真同义西餐馆工作过,他在清真菜系中,大胆引进一些西菜做法,丰富了清真菜的品种。如炸卧虎饼原为德式点心,传入北京后称西洋饼。明末清初由天主教士汤若望传入北京,皇宫称之为西洋饼。是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茯苓粉,制成精致的夹心薄饼。此饼分烤、炸两种做法,烤法后演变为茯苓夹饼也称御饼,炸法仍称卧虎饼。御饼即茯苓夹饼。相传是赵匡胤当皇帝那天,赐给文武大臣的点心,故而得名。其饼皮形状类似中药云茯苓,于是在民间便称为茯苓夹饼。其特点是甜软适口,香味浓郁。此饼现已成为又一顺的特色名菜。

它似蜜传说是清乾隆皇帝西征时,带回的香妃而传入京城。原名塔斯蜜,乾隆皇帝很喜爱,称它为它似蜜。它是用羊里脊肉,切成薄片,用甜面酱、淀粉等挂浆,上浆后先炸,然后再用白糖蜜汁,加香醋浓汁冷芡等烹制而成。又一顺做这道菜精到之处就在于,菜入口香甜回绕,鲜嫩不腥膻。此菜色泽棕红、肉质软嫩、甜香微酸,甘美不腻,深受顾客好评。

炸羊尾是北京清真风味的一道甜品,名为羊尾,实际是选用上等质量的红小豆熬煮,经过去皮、洗沙等数道工序,经制成豆沙馅,再挂匀蛋清糊后油炸而成。此菜始创于清朝末年,原本是用羊尾作馅炸成的,因其油腻且有难吃的膻味,不大受人欢迎,后来厨师将羊尾馅换成了豆沙馅,其形状和颜色都保持原来的样子,则深受欢迎,因此还叫炸羊尾;再有炸羊尾也是中餐里的象形菜。

又一顺饭庄经过几度修整,扩大了营业面积,改善了就餐环境,已成为京城旅游定点饭店。杨永和烹饪大师虽然故去了,可是他带出的徒弟,在又一顺正发挥着才能。又一顺饭庄在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又迎来新的兴盛。

特色菜肴,传统的特色菜有海洋鱼翅、垂鸡生肚、白露鸡、生扒羊肉、炮糊、干贝肚块、炸羊尾、它似蜜、醋溜木须等。

又一顺菜肴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早年的牛羊肉爆、烤、涮,是一大特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水平提高了,增加了鸡鸭鹅、牛羊驼等新特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往后,京城餐饮各菜系都博采众长,又添了不少海鲜、菌类菜。不过,笔者认为,到老字号就得点看家菜。品尝老字号的看家菜,才能品出老北京的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