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2020-08-11 12:17:37)
标签:

八大

名刹

在此

西山

杂谈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题香界寺

言泊远

 

禅寺钟鸣破晓声,君王椽笔写碑铭。
佛家更幸皇家赐,四大原来并不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老北京的故事(七〇六)香界寺

香界寺是八大处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寺院,因这里山势平缓,遂以山命平坡寺。该寺创建于758年,1425年改称大圆通寺1678年改称圣感寺1748年经重修改名为香界寺,意为香林法界。

香界寺的建筑从山门到藏经楼,依山势顺坡而建,前后六个院落、五层殿堂,殿宇宏大、门户重重。一进寺门,有石台阶,长达数百级,拾级而上,就到大乘门。有楹联:“一竿竹影敲明月,半榻松风卧白云,把这里的幽静环境,雅洁风景一语道尽。寺的规模比其他七处大,过去是弟王游山时休息的地方。寺里还保存着清前龙年间的行宫藏经楼

现存建筑多明清遗物,寺院以藏经楼为中心,以东西“弄楼”围成方形庭院,左右有钟鼓楼,东边是前龙行宫。中为正殿,供奉大佛三尊,两旁有十八罗汉彩色塑像。行宫上层设皇帝宝座,对面大厅悬前龙亲题“缘净平毕”匾额。

藏经楼有三组,主楼内供有千手千眼观音,旁有高大藏经橱四个,内藏佛经七百五十六部。左楼为禅堂、厨库;右楼内供奉着历代住持传贤牌位百余个。藏经楼前庭院宽敞,院内栽种了牡丹、芍药、丁香、木槿、樱桃、紫藤罗等珍奇花木。最为珍贵的是一棵明代所植玉蔺花,高与楼齐,花开时节,馥郁满庭。一般是暮春开放,芬香四溢,瓣洁白,蕊金黄,相传是明代所植,为八大处中仅有的一株。殿东是前龙行宫,规制与寺院不同,规模宏壮,点缀极佳,前厅前面有眺远斋,游人到此,开门远眺,令人心胸豁然开朗,京西的峰峦、平原、绿树、云烟,尽收眼底,实绝妙游览处所。

香界寺布局严整,左右对称,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殿、大乘门、天王殿、大雄殿、西方三圣殿、藏经楼。

山门殿面阔三间,汉白玉券门,檐下嵌汉白玉石额上,镌刻“勅建香界寺”五个朱漆大字。殿中对塑哼、哈二将立像,戎装怒目,状极威猛,不失金刚力士之孔武。 

进大乘门是一院落。院中有钟鼓楼东西峙立,均为重檐歇山卷栅顶楼阁式造型,高大精美,足以显耀“勅建香界寺”巨刹之威仪。鼓楼下玉石围栏内是一棵古老的油松,数枝巨杈遒劲盘曲,枝叶交互分披于大乘门和钟鼓楼之上,有如苍龙腾海,状极雄奇,因而有龙松之美誉。

……

 

千年古刹香界寺以其巍峨壮丽的殿宇楼阁,博大精深的佛家风范感动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他们不但频频往游,且多留下了感人至深的不朽华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