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六九一)土地神洞

(2020-07-25 12:30:33)
标签:

古老

北京

中华

习俗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六九一)土地神洞

 老北京的故事(六九一)土地神洞

土地神洞是千灵山景区的一个景点。土地神又称土地公土地爷这是我国民间信仰最为普通的神袛之一,流行于我国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地区。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爷、后土、土正、社神、土伯等,其庙宇则称为土地庙、伯公庙、福德正神庙等,是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神灵之一。

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汉应昭《风俗通史·祀典》引《孝纬经》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报功也。”清翟灏《通惜编·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般商时期,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因而土地神更多地带有自然属性。据《礼记·祭法》载,同时祭祀土地神已有等级之分,文称:“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暑社。”汉武帝时将“后土皇地祗”奉为总司土地的最高神,各地仍祀本处土地神。

古人认为土地神是可以保佑农业收成,也可以保佑商人经商顺利的。所以在我国古代社会,祭祀土地神十分的普遍,每月的初二、十六,老百姓都到土地庙祭拜土地神,称之做牙,又称作牙牙祭作祃。这天叫做头迓,俗称龙抬头好运来,拜天地合家欢。

土地神的形象是一个慈眉善目,白须白发的老人,有时他的身旁会有土地婆陪祀。旧社会,北京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土地庙,无以计数。所以千灵山上专有土地神洞也是理所应该的。

土地神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在汉族民间信仰极为普遍,是汉族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旧时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现象存在。在中国的“神鬼世界”中,土地神算是众神有一位末等的“芝麻官”,但它家族庞大。旧时,在中国大地上,几乎到处可见石砌的、木建的小小土地庙,里面供奉着土地公、土地婆,香火还挺旺。

社神,源于古人对土地的崇拜。土地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是人类获取生存资料所需(衣、食、住等)最重要的源地。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进行崇拜是原始崇拜的重要内容,我国先民早就有对土地的崇敬和膜拜。但由于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逐一祭也。故封土立社而示有土尊。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古人认为土生万物,所以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从上古开始,社神就成为了祭祀系统中的祀典之神。时至今日,古老的社神已有了很多变化,但祭祀土地神的习俗一直保留下来。

虽然土地神的称号众多,但探索其来历,实际于中国古代社会所祭天、地、社、稷中的社、稷之神有关。二月二土地诞也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在古代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戊,五行属土)。土地神崇拜是古代先民的原始崇拜,这是因为先民们觉得地载万物,取材于地,所以历史上的土地诞,各乡村民都大肆操办,以祈求地润万物,五谷丰登,这一习俗自古传承。

据《香山县志》载:二月上戊祭社,烧大彩爆竹。据史料称:土地诞俗称土地公、护土神、土地神和土神等。习惯上称春社,是古代人们春天祭祀社神(即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日子。土地诞习俗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关于人格化土地公的形象,供俸土地公和土地婆都是慈眉善目,白须白发的老人。传说的是一位心肠善良、温厚笃实、乐于助人的形象。根据这形象雕刻出来土地公神像,是一位白须、白发、笑容可掬、福态吉祥的老人,似古时地方员外的打扮,头戴帽,帽檐两条布须下垂抵肩。一般穿着是普通便服,面庞圆而丰盈,两眼微眯,露出慈祥的笑容。

土地神属于基层的神明,专家学者有认为土地公为地方行政神,保护乡里安宁平静。也有专家学者认为其属于城隍之下,掌管乡里死者的户籍,是地府的行政神。

主宰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此乃中国人所以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故建国君民,先命立社,地广谷多,不可遍祭,故于国城之内,立坛祀之

主宰管理本乡。自东晋以后,随着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官僚制度的逐渐完善,土地神也演变成为在道教神阶中只能管理本乡本土的最低级的小神。

主宰地府行政。中国许多地区的习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即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人去世之后,道士做超度仪式(即做道场)时,都会去其所属土地庙作祭祀活动。或者是新死之人的家属,到土地神庙,禀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资料,以求土地神为死者引路。

《诸罗县志》中秋祀当境土神,与二月二日同;访秋报也。四境歌吹相闻。为之社戏,故所谓春祈秋报即与上述两日相同,现今之祭仪应为旧有社祭习俗之变。

主管守墓民间认为后土乃墓园之守护,故扫墓前需先祭拜后土,答谢其看守坟墓之辛劳。

土地神生日为农历二月二日,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道升天日为农历八月十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