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六八八)孙膑洞

标签:
一山多景足够游览 |
分类: 古老北京 |
老北京的故事(六八八)孙膑洞



孙膑洞在千灵山腰。《宛署杂记》载:“孙膑洞在戒坛西南,离城七十里。长里许,高阔丈余。”地形地貌由于岩石构成复杂,加之后期岩脉(主要为石英岩、辉绿岩脉)侵入,形成了外力风化作用的差异性,造型地貌独特,多奇石异峰,形象各异,姿态万千。这个石洞洞口看起来十分狭窄,传说当年孙膑曾在这里学习兵法,练武修性。
孙膑洞,相传为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孙膑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孙膑,生卒年不详,真名失传,齐国人,吴国大将孙武后代。
孙膑著有《孙膑兵法》,但现已失传。1972年在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的该书残简,仅存一万多字。
孙膑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据说又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早年为了学艺,跑到蒙山拜鬼谷子王禅为师。当时正在水帘洞里修行的王禅,见孙膑聪明好学,非常喜欢。他不但教他兵家的阵法、谋略,还把自己搜集整理的孙武遗著《孙子兵法》也传给了他。
民间传说,孙膑在跟鬼谷子学艺时曾救过一只白猿,白猿为了报恩献给了他一部天书。
孙膑得到了这兵书后日夜攻读,一气儿读了七七四十九天,便把其中的奥妙烂熟于心。从此他如虎添翼,计谋大增。这时鬼谷子的另一个徒弟,已下山到魏国做了官的庞涓知道这情景后十分嫉妒,他就千方百计地将孙膑骗到了魏国。孙膑到了魏国后不久就受到了残酷的膑刑,孙膑之名由此而来。
后来孙膑秘密的回到齐国,得到齐威王重用,做了齐威王的军师。在战场上,他两次设计大破庞涓带领的魏军。这就是古代史上有名的两大战役“围魏救赵”和 “马陵之战”。在马陵战役中,孙膑利用魏军轻视齐国的心理,让士兵假装怯战,向后退却,而他在马陵预先设下埋伏,一举歼灭十万魏军,逼迫庞涓自刎而死。后人因此往往将孙、庞并称,所谓“名谓相倾,孙庞之隙”,就是由此而来。
而孙膑以为人正直、勇敢和足智多谋受到后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