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树枯草
老树枯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120
  • 关注人气:8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2020-05-15 12:00:20)
标签:

市内

古宅

也许

能进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题崇礼住宅

言泊远

 

高轩崇脊旧门庭,黛瓦还生小树青。
碧水池塘荷绽后,伊人还绕粉花行?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老北京的故事(六二六)崇礼住宅

崇礼住宅在东城区东四六条,是清光绪年代大学士崇礼的住宅,建于清光绪年间,宅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5298平方米。分东、西、中三路。临街开有三门,东门、中门和西门,中门为花园门,已封闭。东院及花园原为崇礼居所,西宅先后为崇礼弟兄和崇礼侄子存恒所居。这是一处晚清四合院建筑群。其后虽经几度转手,但主要格局并无大变。当时栋宇华丽,仅逊于王府,号称东城之冠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的四合院,按照南北中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的住宅大门在整个院落的东南角上,门内迎面建影壁,使路人看不到宅内的活动。南房多为客房、书塾、杂用间,后院的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为晚辈住所,正房、厢房有环形走廊相连通。更大型的住宅还在左右建别院,在后部营建花园。

崇礼住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858平方米,宅院中有三条规整的中轴线,将宅第分成三路院落,主院、跨院和花园,内部互相连通。三面临街,正面开三座街门。宅院布局宽敞,屋宇华贵,主院正房内部的装修尚保留完整的木扇及崇礼亲题刻字,是典型的贵族府邸,原有房三百余间,现存一百二十六间半。

东路(63号院)现有三进院落,合瓦清水脊广亮大门一间,开在东南角巽位上,东边倒座房一间,西边八间。第一进院有正房九间,明间为过道门。进门后由对面的两卷垂花门和廊庑组成第二进院。进垂花门即为内宅,由正房、厢房组成一座规整的四合院,正房三间,大式硬山合瓦卷棚顶箍头脊带排山勾滴,东西各带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硬山合瓦箍头脊,南面各带耳房一间,正房、厢房和垂花门之间,都有抄手廊相连接。院子北面原为花园。

63号大门旁的墙上镶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质铭牌,由国务院19881月公布、北京市文物局199010月立。墙下侧还有一溜石窝,内置拴马的铁环,现在只留下了历史的印记。这个院子大门紧闭,要进院儿,只能从旁边胡同里后开的街门进去。这个院儿解放后归了轻工业部,开始管理挺严密,路过的人想照张相都有人干涉,后来逐渐沦落成了大杂院儿,如今得有好几十住户了。

进院儿几步西边儿就是二道门,门窗上镶着彩色玻璃。正堂门旁窗台上是简略介绍崇礼住宅的金属牌子。

中路前半部原是一座花园,有水池和水座。水座北边是五间大戏楼,大式硬山合瓦卷棚顶箍头脊,带排山勾滴,东西各带耳房两间,前出合瓦悬山顶抱厦三间。戏楼后的院落有正房五间,这个院东半部是一座叠石假山,上建六柱灰筒瓦圆攒尖顶凉亭一座,小巧精致。后院有正房五间,原为祠堂,堂前现存牌坊门枕石一对。

西路(65号院)是一组四进四合院,规制小于东院,整个建筑可自成体系。正对大门是一堵精美的影壁,可惜,中间的浮雕题字被抠掉了,原来是“戬”两个字。院内有北房九间,应是外客厅。二进院有正房三间,东西各带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厢房与前院的北房组成一个四合院,四隅由抄手廊相连接,此院应是内客厅。

两厢房之外各自形成一个跨院。东跨院北房三间,为两卷勾连搭式,带前廊后厦,室内的硬木槅扇上刻有清代书法家邓石如题写的苏东坡诗词,此房应是书斋。三进院的正门是一座两卷垂花门,院内正房五间,东西各有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厢房和垂花门之间都有抄手廊连接,形成一组大型四合院内宅。最后一进院落为十一间后罩房,它的西边有三间似为影堂之类的建筑。

院子东头儿的假山、凉亭,这是崇礼住宅中路四合院里的精华所在。站在亭中仰视藻井,上面的图案精美,有风景人物,有梅兰竹菊,还有仙鹤蝙蝠等祥瑞之物,传统文化,尽在其中。

站在亭子里看院子里,居高下望,正房南房,气派非凡;乔木花草,生机盎然;主人客人,都成了点缀。

这座大宅的后山墙让人赞叹不已,岁月的痕迹美轮美奂

光绪二十六年(1900)授东阁大学士转文渊阁大学士。崇礼和皇室有姻亲关系。宅子后门直通东四七条,宅院南侧(东四六条路南)有马号。

东宅所属的一院,北房为前廊后厦。东跨院内,有假山、凉亭,原是和中部花园相连的组成部分,已用墙隔开。花园内有假山和亭台游廊,山前原有月牙河相绕,山上建有戏台,山北侧有一面阔五间的大厅和戏台相对。抗日战争时期,伪新民会会长张燕卿所购,他是清末大学士张之洞子。

崇礼住宅是所有第三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民居中唯一不开放的,它的资料也非常稀少;幸而崇礼住宅中住的都是原轻工业部司局级的干部及家属,悄悄进去照相也可以。崇礼住宅本来有三个大门、三路院落,现在只留下东西两个门,都有保安值守,但也并非死守,只要能进去,里面的居民非常友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