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五二九)千福巷

(2019-11-04 11:02:56)
标签:

消失

胡同

不失

历史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五二九)千福巷

 老北京的故事(五二九)千福巷

新的胡同牌子挂在东口北墙上

老北京的故事(五二九)千福巷
从东口向西看去
老北京的故事(五二九)千福巷
一所学校两个名字
老北京的故事(五二九)千福巷
西边的头和向南拐的道
老北京的故事(五二九)千福巷
正面的灰墙就是郎家胡同
老北京的故事(五二九)千福巷
从南头向北望去
老北京的故事(五二九)千福巷
胡同的另一块牌子挂在东墙上
老北京的故事(五二九)千福巷
向北的分叉
老北京的故事(五二九)千福巷
楼前向东的小道

千福巷在东城区安定门西大街,是一条既拐弯又分叉的胡同,东起北锣鼓巷,胡同的牌子挂在北墙上。向西快走到头时,往北有一个分叉,里面有西楼、北楼和一些平房,北楼前还有一条向东的小道,都是死胡同,出不去;再往西快走到头时往南拐弯,从郎家胡同能出去,是这条拐弯胡同的正道,也是出口,另一个胡同牌子挂在这里的东墙上。不算分叉全长198米,宽6米。

千福巷,明朝属金台坊,称千佛寺胡同,因为这儿有一座寺庙,供奉着一尊千手千眼佛,故此得名。清朝朱一新所著的《京师坊巷志稿》载:“千佛寺,元遗刹,明正统间改名吉祥,俗仍旧称。后因八步口别建千佛寺,乃称小千佛寺以别之。”

胡同中有元代古庙千佛寺,清代名为千佛寺胡同,胡同东北曾有清代铸造钱币的宝泉局西厂,因此地名俗称钱局。民国时期,没落的王爷祺少疆曾在这里组织票房,约票友唱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千佛寺尚存,有山门一间,小殿一间。现在早已拆除,原地建起小学,学校外墙上写着: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可是大门西边的柱子上挂的牌子写的是:北锣鼓巷小学,不知道到底是叫什么。清朝属镶黄旗,乾隆时沿称,宣统时称千佛寺。民国三十六年(1947)称千佛寺胡同。1949年后沿袭此称呼。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千福巷。文革中一度改称赞军街六条,后又恢复1965年的名称。据《顺天府志》载:千佛寺元遗刹,明正统年间改名吉祥,现庙已废。陈宗藩1937年著《燕都丛考》载:“宝泉局西作厂在千佛寺胡同东北,俗称其地为钱局”。

几经历史的变迁,千手千眼佛没了,千佛寺没了,千佛寺胡同改成了千福巷,现在的分司厅小学或北锣鼓巷小学就是原来的千佛寺旧址。

地是原地,名非原名,物非原物,只留下一小段不甚清楚的故事等待人们去史海中寻觅更多的史料、故事,或许在分叉的地方重新建设千佛寺来也未可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