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的名贵大米(四六)温宿大米

(2019-08-08 09:25:29)
标签:

自古

就是

我国

领土

分类: 食品博览

我国的名贵大米(四六)温宿大米

 

说起温宿大米,可能内地的绝大多数人不仅没有吃过,恐怕连听都没有听过。

温宿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与拜城、新和两县交界,南和阿克苏市毗邻,西隔托什干河与乌什县相望,北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昭苏县接壤。素有“大米之乡”的美誉,全县水稻面积约万亩,是新疆水稻三大主产区之一。近些年温宿优质大米更是声誉鹊起,2005年温宿县“昆托”牌系列优质米产品成为新疆农产品中的名牌绿色食品、新疆惟一的“AA级绿色食品”大米。201810月底,在北京召开的首届新疆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上,温宿县香钰精米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为温宿大米家族再添一枚金奖。

温宿是汉代西域地名。维吾尔语称“阿克苏阔纳协海尔”,即阿克苏旧城意。也有解“温宿”维吾尔语为“多水”之意。温宿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姑墨国所在地,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驿站商埠,张骞、班超、鸠摩罗什、玄奘、李白、林则徐等历史名人相继留下历史的足迹;境内千年古墓群、高老庄遗址、流沙河、王子墓、王母坟是古丝绸之路历史的见证。2018年,温宿县下辖8个镇、5个乡,总人口23.55万人。

温宿盛产大米,其香稻历史源远流长,素有南疆“稻乡”之美誉。在历史上,温宿种植的香稻“纯系贡品”,“庶民不得尝”,其香气纯正、浓郁,有“一地开花香满坡,一家做饭四邻香”的赞誉。

  中国作为水稻生产的故乡,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稻”字的痕迹,而在汉代已将其种植传入西域。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60年西汉宣帝神爵二年,统治西域诸国的匈奴日逐王先贤掸附汉朝,役属于匈奴的姑墨国亦随之归附汉朝。又记载公元前39年西汉元帝永光五年右部后曲候屯田姑墨,说明西汉时姑墨等国归附汉朝后,已有屯工在温宿原地名阿克苏从事种植业。

  以后的“晋书”、“北史”、“隋书”等西域传中均有“姑墨有稻、粟、菽麦”的记载。唐初,玄奘赴印度求学,路经姑墨(时称跋逯迦国),也看到有水稻种植,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说:“姑墨国宜糜、麦、有粳稻”,到了清朝,水稻种植更为普遍,林则徐遣戌新疆,赴南疆阿克苏(今温宿)勘田,记述当地维吾尔群众生活习俗说:“稻粱蔬果成抓饭”。

  《新唐书•西域传》记述姑墨、温宿“风俗文字与龟兹同”、“地宜麻、麦、梗、稻”。温宿稻屯始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屯兵十五名,由游击、把总管理,种植水稻一百五十亩,以其米质优良而声名远扬。

  清代有关阿克苏稻屯记载甚详,“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七(1762)屯兵皆来自关内陕西甘肃名绿营提标”,说明清代已有专一种稻之“军垦农场”雏形,亦是清朝南疆片唯一的稻屯。至于阿克苏大米品质,流传民谣“阿克苏的大米好,天天吃抓饭”是很好的说明。“米产阿克苏者良,粒长色白,味甘而糯,精凿于东南杭米之上”,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编修的《温宿县乡土志》载:温宿大米“较各城所产米质量最佳”。“阿克苏泉甘气和,果谷丰登,牲畜繁昌,春夏之季稻穗吐香,杨柳垂荫风景如画,为新疆省省米最良之地,物产有米、麦、黍等,其中的白米最为有名。”《新疆史地大纲》载“阿克苏及玛纳斯两处兼有水田,利于种稻白米之佳比于江南,尤为全省特色”,“颗粒白净肥硕如同皖省,糯米亦有但产量不高,价均较内地廉”。

  历史上温宿种植的香稻,则是水稻中的精品,亦是进奉朝廷的贡品。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期温宿便开始种植水稻,清朝时温宿的香稻即进贡朝廷,但在民国期间失传。196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专家丁颖曾来阿寻觅香稻踪迹未果,至于阿克苏香稻是否真有其品种还是因特定环境所造成,即目前流行的两种说法,一说是基因型,现已分离为现存农家品种群体,另一说是环境型,此说认为香稻即现存黑白芒稻种,只是种植在温宿县托乎拉乡托乎拉村附近才有更浓郁的香味,据当地老农说过去的贡米就出在这里。在米质鉴定会上,该地之米的确比别地种植黑白芒更显清香。据多方了解,该地以前种稻全仰泉水灌溉,而泉水温度甚高。据当地老人回忆,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们小时候常到水渠洗澡,那时水温很烫,像洗脸水,现在没有什么温度了,可以认为香稻就出在这特定的水土条件,后因条件变迁香稻不复存在。

香稻之所以有香气,主要在于它的种子和叶片中含有一种挥发性的有机物质“古马林”,这种有机物的形成与湿热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在水稻现这种变异,是经过人们长期选育才发展而成的。据此理论在百年前托乎拉乡托乎拉村有较高温度的泉水灌溉而出产香稻是合乎情理的,后来泉水温度降低改变了湿热的气候条件,香稻失传也不足为怪了。

温宿大米的优秀品质与其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温宿县北高南低,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悬殊较大。县境北部山区耸立着15座6000米以上的巨峰,地形崎岖,峰峦峻拔,具有独特的冰融地貌,海拔7435.29米的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是该县一座天然的固体水库。丰富的天然水资源,加上长时间的日照,确保了大米的生长周期和营养成分积累。水稻生长期不施化肥和各种农药,就能保证大米纯洁无污染。

  1984年,温宿县水稻原种场为恢复失传已久的香稻生产,从湖南引进“涟香1号”获得成功,1986年又培育出糯香稻,自此,温宿香稻带着醇正的香味,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美食,“一地开花香满坡,一家做饭四邻香”的赞誉百年之后又回到了温宿。

  90年代以来,温宿县对水稻品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更新,将原来的水稻品种全都更换为产量高、品质好、口感鲜、市场价格高、销售畅的“秋田小町”、“越光”、“香米”等优质品种,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总产量达8万吨,1998年被命名为“中国大米之乡”。

近些年,温宿优质大米更是声誉鹊起,“昆托”牌系列优质米产品,成为新疆农产品中的名牌绿色食品,并且是新疆唯一获得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的大米。温宿县凭借“昆托”系列大米米色洁白透明、米粒整齐无杂,米饭清香柔软,无污染等优势挤进北京上海深圳三十多个大中城市和700多家商场、超市,产品供不应求,年销售量已经突破6万吨。

网上价格是78元5公斤一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