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大同重建的法华寺

标签:
重新修建大同庙宇 |
分类: 锦绣河山 |
游览大同重建的法华寺








































高大牌楼式的琉璃山门势欲飞翚,清幽庭院鸟啼云影;招提僧坊从地涌出,梵宇琳宫耸入霄汉。匠铸金容,凝如皓日普照于玉宙;工描相好,灿似毫光现瑞于华藏。红墙灰瓦,俨然佛国庄严;雕梁画栋,恍若莲宫锦绣。寺内林木掩映,花团锦簇,一塔孤耸弥高弥坚,满院幽旷万方是庇,僧踪禅影,不绝香火,既为禅人同住共修之处,亦作香客祈福清游之所。
大同法华寺在和阳街北侧,寺院坐北朝南,成四进式院落,占地60余亩,宽敞空旷,少有游人,形成了集宗教、民俗、历史文化内涵为一体的新景观。
根据清道光十年(1830)的《大同县志》记载:此寺,“明时建,久废,砖塔存。”寺院沿中轴线主要建筑:山门、天王殿、三士殿、大雄宝殿、法华塔、藏珍楼。三士殿两侧配殿为伽蓝殿和祖师殿,大雄宝殿东西建罗汉堂,其他建筑包括钟、鼓楼,游廊、配殿等。
法华寺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大同市现存唯一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因塔内存有一部《法华经》而得名。2008年仿明代风格修复重建,布局翼称,气势恢宏,殿宇巍峨,佛像生辉。整个寺院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对称,塑像灵动丰润,形象生动。壁画色彩丰富,人物众多。多民族融合与异域色彩结合的特点浓厚。
覆钵式琉璃喇嘛塔是宝瓶式塔,塔高18米,塔座设在2米高的砖石六角形台基上,周围建有花栏墙,台座西部建有窟洞,洞门上雕有“小洞天”三个石刻大字,洞窟南北两侧设有门洞,可登级而上直通塔级外部。塔座为二层六角,边长1.7米,周长13.6米,两层分别为高0.8米和0.9米。塔座之上为二层束腰,各高0.45米。束腰之上为涂泥白色塔身。下细中粗,形似宝瓶。塔身的四方各开一拱式小窗,每小窗的上部两侧分别建有一尊砖雕琉璃金刚,周围装饰以“云卷”。塔的上部为黄,绿。紫三色圆形琉璃收檐,塔刹似鲜桃色瓶盖,刹顶饰以相轮宝珠,整个造型典雅,色调和谐优美。目前法华寺完全仿照山西天镇县慈云寺的格局以及建筑样式来复建,其中极富特色的是蒙古包式的钟鼓楼让人过目难忘。
天王殿内塑有六尊佛像,分别为弥勒佛、韦陀以及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壁画以祥云、荷花、牡丹、青石等题材很好的烘托出了四大天王的神照场景。六尊塑像,形象生动又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把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与佛家文化巧妙结合起来,既富有生活气息,又不失文化传承的涵义,中外文化相得益彰。
三士殿内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菩萨。塑像灵活生动、面容祥和,东西壁绘有八大菩萨、十方佛,后壁绘有法华法会场景。
大雄宝殿供奉三身佛。佛像庄严而坐,面容慈眉善目,温婉典雅,背光采用悬塑并绘有石绿、深蓝等颜色,使得立体感很强,烘托出佛的庄严,肃穆之感。山墙绘有水陆壁画,又称人神行进图。人物众多、形态各异,内容包括儒、释、道各色人等。可惜不准拍照!
我很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寺庙的神像都不准拍照?害怕众人?而西方的耶稣、玛利亚都准许拍照?他们就不怕众人吗?是不是中国寺庙的“随喜功德”箱里收了太多的香火钱,占卜钱,整天香烟缭绕、灯油燃烧,既收了钱,又污染了空气,还浪费了油脂,所以连菩萨、佛爷也害怕众人记住他们?而西方的教堂不收门票,里面既不烧香,也没有功德香,所以不害怕?为什么佛教协会不能提倡改革?改烧电子香,电子油灯,没有火、没有烟、不烧油,这才是真正的体现绿水青山呢。
特别是陈列于藏经楼内长10米、宽3米的巨幅血书《法华经》、《楞严经》双塔,系法华寺中兴、禅门巨擘净慧长老法嗣万德法师闭关数年,刺血为墨,至诚深心楷写而成,堪为殊胜稀有之法供养。开悟《楞严》呈直指,成佛《法华》示真空,血经双塔同殿供奉,实乃难得一见之佛国艺术瑰宝,亦为法华寺镇寺墨宝,法华寺也因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古代佛教雕刻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以外,古都大同另一处当代佛教书画艺术圣地。
寺内的砖雕、石雕,构图精美,做工考究,屋顶造型也很有特色,钟鼓楼为圆形攒尖顶式,大殿为庑顶,配殿为悬山顶,大雄宝殿的垛殿为硬山顶,门面房为卷棚顶,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和结构美。最精彩的是山门的琉璃牌坊、白塔上部的三色圆形琉璃收檐和藏经楼上的琉璃镶嵌塔刹,三者遥相呼应,构成了和谐的美景。
踏着薄薄的积雪,我走出了法华寺,留下了寺院里的照片,留下了大殿里的印象、留下了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