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2019-01-20 19:31:56)
标签:

遗留

古迹

今又

开放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浣溪沙·银山铁壁

——题博友老树枯草《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言泊远
 铁壁银山俏雪冰,峦生美景几岩峰。
皑皑一色醉纯情。
佛佑高僧禅邓隐,墓凭兀脊塔林生。
八方游客赏晶莹。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老北京的故事(四六四)银山铁壁

银山铁壁是燕平八景之四,在昌平区。

银山法华寺遗址银山”在昌平30公里处的兴寿镇海子村西南,原名铁壁银山,这里群山环抱,银山三峰位于中央,巍峨高耸,直插天际。从山脚至峰顶都是黑色的花岗岩,悬崖陡峭如同高大的墙壁一样,色黑如铁,而冬日雪后漫山皆白,银峰墨崖,山色如银互相映衬,景色异常壮观银山以冬季“冰雪层积,色白如银”而得名,又因“麓有石崖,皆成黑色”,故称“铁壁银山”今改为“银山塔林”。是辽金以来北方佛教圣地,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主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西湖雷峰塔的风格,又有兔儿岭的天然公园之美。

银山塔林辽金时代名寺法华寺高僧的墓塔金代为大延圣寺。天寿山东北,海子村西南的银山南麓,有众多古塔林立于峡谷之间,是辽金时代佛教圣地。辽金时代,这里是寺院云集之处,当时有大小寺院庵堂七十二所。银山塔林现有十八座比较完整的佛塔。从现存佛塔的建筑年代看,分别属于唐、辽、金、元、明时期,其中以金、元代居多,塔群自金元以来,经明、清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民间素有“银山宝塔数不尽”之说。大片塔群高者数丈,小者径尺,高低错落,布局规整,结构一致,均为八角形平面,造型精美,塔身有许多浮雕,线条优美,历经沧桑,年代久远,却保存完好,据说因为这里山高路远,人迹罕至,所以在动乱年代才得以幸免于难。从构筑材料看,则分别以砖、砖石和块石砌成。塔的造型奇异,大小不一,布局匀称,场面壮观,简直可称之为“佛塔博物馆”。法华寺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座

法华寺创建于金天会三年(1125年),寺内的高僧圆寂后,即被葬在寺旁墓地,并建墓塔。随着时间的延长,葬在这里的高僧越来越多,所建的墓塔在当时已形成塔林。由于年代久远,现仅存墓塔七座,其中金代五座,元代二座。金代所建五塔形制相同,皆为密檐式砖塔,高20~30米,外形高大挺拔,塔身细部均有精细雕饰。这五座密檐式砖塔塔主佛觉、懿行、晦堂、圆通、虚静等大禅师均为金代名僧。元代二塔则比较小巧,一个是密檐式塔,另一个为密檐阁式与覆钵式相结合,是喇嘛塔。

银山塔林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级AAAA风景名胜区。

    银山主峰海拔730米,为燕山期形成的断块山地,山势下缓上陡,山体呈南北走向。主要由燕山晚期的花岗岩侵入体构成,东侧出露早期的石英二长岩侵入体。这里的花岗岩由于含有较多的硫铁矿,表面被氧化后遂呈深黑色;同时,花岗岩中含有较多的锰元素,也是岩石表面呈深黑色的重要成因。银山及其周边地区的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半湿润区,全年气温都低于平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在650毫米以上。再加上山区风大泉多、低温湿润、植被繁茂等自然条件,冬季不仅降雪频繁,而且降雪量很大,往往旧雪未融,又降新雪,冰雪层积,峰峦高峻,景色十分壮美。由于积雪存留时间较长,银山铁壁的壮丽景观可保持五个月之久,每年冬季都有许多京城的达官显贵来此赏雪观景。

与银山铁壁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是银山塔林这一人文景观。银山地处燕山腹地,远离市井,环境清幽,在历史上曾是我国北方著名的佛教胜地。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因高僧邓隐峰曾在这里修行而远近闻名。邓隐峰是佛教禅宗顿悟派名僧马祖的直传弟子,秉性怪异,言行不凡。他从福建出发,出游银山、五台山。途径淮西时,被阻于宰相裴度讨伐叛镇吴元济的战场,相传他将锡杖抛向空中,骑着锡杖飞过战场,交战的双方看到后,极为惊异,立即停止了战斗。邓隐峰因此天下闻名。他在银山说法时,门徒甚多,银山也就成了我国北方的一座佛教名山。

辽代寿昌年间(1095~1101年),满公禅师在此建了宝岩寺。金代天会元年(1123),颇受皇帝敬重的一代高僧、“云门宗”教派的佛觉大禅师来到银山,并在天会三年(1125)创建大延圣寺。当时国内佛门名列高位的晦堂、懿行、虚静、寰通等大禅师也相继来到银山讲经说法,聆教弟子多达万人。一时间,银山与江苏镇江的金山齐名,号称“南金北银”。
    明宣德六年(1431),太监吴亮出资重修了大延圣寺。正统十二年(1447),英宗驾幸银山,赐额“法华禅寺”。法华禅寺建有三重大殿,两厢前为配殿,后为僧房,庙宇宏大,为银山首寺,下领七十二庵。此外,附近还建有弥勒院、铁壁寺、银山寺、法林寺、净业堂等。当时,银山几乎处处都有寺院,钟磬之声此起彼落,声传数里,香烟缭绕,弥漫山林,香火盛极一时。

历代禅师圆寂之后,都修造灵塔,火化入葬。根据僧人生前的名位、等级、身后的墓塔有大小、崇简之分,墓塔的位置也有远近、显隐之别。经过千余年的不断营建,银山上下形成民一座十分壮观的塔林,高者数丈,小者不足三尺,此连彼接,满山遍野,当地流传着“银山的宝塔数不清”的民谚。清末以来,由于战乱不绝,银山的寺庙日趋衰落;日军侵华战争期间再遭劫火,一代佛教胜地已经面目皆非,只有砖石修造的塔林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依旧吸引着慕名而来的八方游人。

如今的银山塔林景区有前、中、后三座主峰,中峰“独出云霄”最高。银山塔林景区特点是山美、树美、塔多。山美源于漫山遍野的松、柏、橡树,颜色也随着树种的变化而呈现深绿、浅绿等不同色彩。银山南麓有众多古塔林立于峡谷之间,最为壮观的是华禅寺内的金代佛塔。


乘车路线:从德胜门西公交场站乘坐886路公交车,经过11站,到达昌平东关,步行20米换乘昌31路,经过26站,到达湖门村,步行500米到达终点。全程73.1公里,大约2小时30分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