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九)鲜鱼口
标签:
历史年代不能作假 |
分类: 古老北京 |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九)鲜鱼口
鲜鱼口西口





鲜鱼口成市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至今已有570多年历史。鲜鱼口汇聚了北京著名的老字号餐馆、零售店铺、戏园、浴池、茶楼和手工艺作坊等。作为前门大街及东西两片修缮整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鲜鱼口里原来有众多老字号,如大众戏院、正明斋饽饽铺和长春堂药店、天兴居、兴华池、便宜坊、都一处、天成斋鞋店,联友照相馆、黑猴帽店和马聚源帽店。现在全是饭馆,外加一家电影院。
在老北京外城,鲜鱼口很有名。有一则将北京地名串在一起的对联:花市草桥鲜鱼口,牛街马甸大羊坊,其中说的就有它。当初运河曾经流经于此,这里是一个漕运码头,贩卖鲜鱼的地方,所以叫做鲜鱼口。离这里不远有地方叫三里河、水道子,就证明这一点。有水的地方,都曾经是兴旺之地。
都说,鲜鱼口形成的年代比对面的大栅栏要早,其实不然。大栅栏自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开业,至今已经有598年的历史了。尽管历史可以修改,但是年代无法变更!前几十年鲜鱼口胡同一直有些没落,前崇文区政府正在对它进行拆迁整治。2007年,北京东城区政府在全国率先设立扶持老字号发展专项资金,以后每年拨专款1000万元,目前实际补贴款额已经超过6000万元。对于新进驻鲜鱼口街的老字号商户,均给予了不同程度优惠和扶持。同时鼓励老字号企业转换机制、深化体制改革,以创新驱动,焕发青春。但是随着北京市城市建设,鲜鱼口胡同已经完全被拆除。
2011年5月8日,新的鲜鱼口改胡同为街,正式开街。修缮后重张开业的北京鲜鱼口街,以“鱼”为元素的各色装饰、设施尤其生动抢眼。鲜鱼口街东口立起一座“鱼形”花门,两条硕大的“鲤鱼”,红体金麟,高高跃起。街西口“鲜鱼口”铁艺牌楼上悬挂黑底金字匾额,上书:“老字号美食街”,高高悬挂大红灯笼。在鲜鱼口与布巷子胡同交汇口,搭建了一座“鱼跃龙门”造型,色调红黄搭配。街区内的各色砖雕、井盖、城市家具、路灯均以“鱼”为主题。路面铺装全部采用黄金麻荔枝面石材,作水波“鱼鳞”状铺装。街区内老字号餐馆挂上了各式招幌,颜色鲜亮,迎风招展。古香古色的字号牌匾、抱柱楹联和景泰蓝材质的文化志牌,装点整条街区愈发古朴雅致,突显出民族风格、历史文化、北京特色。
开街当日开市的商家包括:便宜坊烤鸭旗舰店、天兴居炒肝、锦芳小吃、永丰莜面、烤肉季、金糕张、天源酱园、炸糕辛、力力餐厅、锅贴王等。随后开业的还有峨嵋酒家、吴裕泰内府菜、稻香村等,据说还有黑猴百货、兴华园浴池。
按照北京东城区委、区政府的以百分之百忠诚的态度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百分之百地保护有价值的文物与建筑,百分之百地保护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分之百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胡同肌理,和精细化的保护原则,结合鲜鱼口街的历史沿革和区位状况,将其定位为“京味特色、美食经典——鲜鱼口老字号美食街”,续延街区业态特色、历史风貌,首先确保原生地老字号重张,聚集民族特色餐饮老字号,使鲜鱼口街成为展示古都文化、京商文化的重要窗口,要让老北京人心目中的鲜鱼口美食真正回到北京市民的生活中来,其他的一时还没有顾及。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今天,对相邻的大栅栏“围追堵截”终于可以看见成果了,可是还得借助大栅栏的声誉,硬是把东口外的公交车站叫成了“大栅栏”而不是“鲜鱼口”。
正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