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许昌博物馆

标签:
来到一地先行了解 |
分类: 锦绣河山 |
参观许昌博物馆
魏武屯田事,勋名一代雄。
丰功应旧迹,史笔写曾经。
11月17日下午从开封来到许昌,汽车直接开到许昌博物馆。
这是河南省一座中型博物馆,有门庭、展室、回廊、亭、楼、阁、汉画像石长廊等,是一组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仿古园林式建筑群。以文峰塔东西中线为轴,门庭居中,展厅和文物库房分布在南北对称的两个“U”字形庭院,由回廊连接。灰瓦蓝顶,红漆染柱,飞檐挑角,与文峰塔高低错落有致,浑然一体,相映生辉。
作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的“许昌人”,其距今年代为8万~10万年,遗址位于许昌灵井。它的发现,对中国和世界人类学、考古学等领域具有非凡的意义。在“许昌人”头盖骨发现之前,关于人类起源的“非洲起源说”认为,8万~10万年前,中国的古人类已经灭绝了,现代人是非洲人进化而来的。现在看来,“中国古人类是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学说”是成立的,“许昌人”的发现正文填补了这一空白。
禹州瓦店遗址最早于1979年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颍河两岸考古调查时发现,先后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被进行了发掘,获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文化遗存涵盖了河南龙山文化(王湾三期文化)早、中、晚期,并以晚期遗存为主,文化遗迹包含以地面起建的大型建筑基址、奠基坑、环壕聚落遗址、祭祀活动遗迹等,出土高规格的精美陶酒器,玉鸟、玉璧和大小卜骨为代表的遗物,具有典型的中原文化文化因素,同时也可见到来自东方文化和南方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它是探讨早期夏文化的重要对象之一。而遗址很可能是夏代首领禹、启的阳翟城。
“许之由来”基本陈列反映自龙山时代至夏商周三代许昌历史上的文物风貌。集中展示了许昌自黄帝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发展成果。“清节闻于尧” 的许由,曾洗耳于颍河,故事的内容在许由巢夫镜中可窥一斑;西周初年,文叔被封于许地,许国由此诞生,都城位于今许昌县张潘古城村一带;许县为秦时期郡县制之一,治所在今张潘故城;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民不聊生,而曹操许下屯田使战乱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也迎来了许昌的最辉煌的时代,而一级文物“四神柱础”上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见证了许县曾经的丰饶。虽然文物展品、文字题记众多,可是时间有限,无法长时间驻足观看。只能走马观花,匆匆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