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三七五)正觉胡同

标签:
胡同虽少也在修复 |
分类: 古老北京 |
老北京的故事(三七五)正觉胡同
我佛岂堪俗情扰,自在南无岗上尊。
——言泊远
北京有两个正觉寺,一个在海淀区圆明园内,一个在西城区的新街口。新街口的这个正觉寺在胡同里,这条胡同从明代起称正觉寺胡同,因正觉寺得名。1965年更名正觉胡同至今。正觉胡同东起棉花胡同,西至新街口南大街。正觉寺在正觉胡同甲9号,是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综合多方资料,正觉寺坐北朝南,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为御马监太监韩谅捐宅一所,由郑道明创建佛殿、天王伽蓝殿、僧房三十余间,敕赐正觉禅寺。
中轴线中依为山门;天王殿三间,硬山调大脊,筒瓦顶,前檐为棋盘大门,石券门洞,通面阔10米,通进深5米;大雄宝殿三间,硬山调大脊,筒瓦顶,通面阔13.60米,通进深11.40米;东西配殿各三间;接引殿三间,硬山调大脊,通面阔13.10米,通进深7米;东西配殿各三间。后院有北房三间,硬山箍头脊,合瓦顶,并有耳房各二间;东房二间,硬山合瓦顶,西房二间,硬山合瓦顶。其中包括佛殿、天王伽蓝殿、僧房三十余间,另有菜园果树数百株,义井两眼。
清嘉庆年间重修。寺内原有成化四年(1468年)翰林院修撰陈鉴撰《敕赐正觉禅寺碑记》碑和嘉靖元年(1522年)通政司参议顾经撰《敕赐正觉寺每岁启建华严胜会碑》。
正觉寺仍然保留民国时期重修风格,面积约970平方米。原有各殿均有佛像,塑制精细。原有佛像早已被拆除。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重修。
解放以后,正觉寺一直被单位占用,现为北京市电讯工具厂等若干单位占用。我依稀记得这里曾经是北京古代建筑修建队。
在5号有一个旅馆,和甲9号不是一个院子,单独开门,改为二楼,有房间二十间,专门接待外国来京旅游的散客。平时大门紧闭,需要网上预约。
稍有安慰的是,正觉寺目前保存尚好,山门、大雄宝殿、东西配殿等房屋保存相对完好,拆改现象不多。也许不久的将来,正觉寺能恢复原貌,供人参观。这条胡同也不枉白叫了一回“正觉寺胡同”和“正觉胡同”啊!
《日下旧闻考》、《什刹海志》中均有关于这个正觉寺的记载,北京市文物局网站也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