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二九一)回龙观

(2018-03-19 10:14:02)
标签:

北京

历史

需要

追寻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二九一)回龙观

回龙观在昌平区东南部。东起黄土南店,西北至二拨子南为海淀区东北旺乡上地村。以观得名。回龙观南距德胜门16公里,北距昌平城18公里,东边是天通苑,位于八达岭高速路东侧,离沙河镇不远。

回龙观这个地名源于当地的回龙观村。六百多年前明朝初期,此地还是一片牧马草场,附近的西二旗、西三旗就是由牧马军卒的居住地而形成的村落。到了明代中期,弘治皇帝到天寿山拜谒皇陵,往来经过这片牧马草场,在此建玄福宫。弘治皇帝曾迷恋道教,引起文武大臣极为不满。于是他以谒陵驻跸为由,传下一道御旨,在沙河南边的牧马草场上修建道观,赐名玄福观。道观由弘治十七年1504始建,正德十年1515建成,并最终改名为玄福宫。工程前后持续了十二年。

据史册记载,当年的玄福宫规模很大,山门即有内、外两重,钟楼、鼓楼、龙殿、虎殿、左右殿、正殿、南北方丈等俱备。正殿供奉玄武之神,即真武大帝。整座建筑琳宫贝宇,杰出霄汉,轮奂完美,丹碧辉映,成为京都城北的一大观瞻。显然,玄福宫是明中后期的一座皇家道观,兼有明帝谒陵时往来途中一处行宫的功能。其建成后,明朝皇帝到天寿山拜谒皇陵,回銮途中多驻跸于此。大概就是这个原因,玄福宫又俗称回龙观,一直流传到现在。

相传此地旧有一处道观,名为玄福观,是皇帝谒陵后回京途中小歇之处。久而久之,此观便被叫作回龙观,现道观遗址已无处可寻。现在人们常误认为回龙观村南的一座庙宇旧址就是回龙观旧址,其实不然。在村北也有一处相等规模的庙宇旧址,两处庙宇只是回龙观村的古庙,俗称南庙、和北庙。与玄福观无任何关系。在旧时附近的村庄都有庙宇,而且多为两座分南北。现在,城铁回龙观站东面铁路北面有一棵受保护的老槐树,那就是原来此地村庄北店村南庙的遗物,那时树上还挂有一尊清代的铁钟。有北店就有南店,南店原址就是现在的。南北店又合称黄土店,因此地盛产黄土。

明代皇帝出行谒陵净水泼街黄土垫道的黄土多采自此地。现两处村庄已消失,移至北店嘉园和龙乡小区、南店新村。

昔日皇帝的行宫已然残破,昔日的农田已是高楼林立,阡陌纵横已是柏油马路四通八达,今天四面八方的人汇聚此地,开始了新的生活。回龙观已从村庄变都市!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成熟的居民小区,一切生活设施齐全回龙观的历史在新北京人的心里中,也全然没有印象了,更没人追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