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二七六)碣石村
标签:
郊区古村正在抢救 |
分类: 古老北京 |

















碣石村在门头沟区崇山峻岭的峡谷之中,距雁翅镇9公里,海拔650米,是一座美丽的山村。东有公路直通镇政府,南、西两侧与斋堂镇相接,村前一条不宽的柏油路通往河北省涿鹿县。因村中多巨石,形似碑碣,故名碣石村。村落始建于元末明初,文化底蕴深厚。保存完整的百十来间明清民居院落稀稀落落的分布村中,古井、古树静静地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气息。
碣石村历史悠久,据十三陵的碑文记载,碣石村原名三叉村,主要有高、何、于三大姓氏。并且这三大姓氏名声显赫,有“高知府,何知县,于家三翰林”之说。因为村前有很多躺倒的大石头,根据“立石为碑、卧石为碣”的说法,村名就叫碣石村。现存一级古槐两棵,二级古槐一棵;二级油松九棵;二级古柏两棵。七十二眼古井交错分布在村中各处,造型富于变化,风格各异,很多古井都蕴含着动人的传说,被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确定为“京西井养第一村”。村中东西走向的中街长200米,六条南北走向的胡同与主街次第交错,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院落错落分布其中,院中各种陈设雕饰都保持着古朴风格,石雕题字随处可见,具有浓厚的古风韵致。还有重修圣泉寺碑一座、龙王庙一座。高家坟出土的金代定窑花碗碟、十二生肖的铜镜、铜灯已由门头沟区博物馆收藏。
由于非物质形态历史文化遗存的大量流失,碣石村以前的物质形态遗存已经不足以吸引现代人更好地了解、感知古村落这一不可再生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门头沟区政府对古村落进行整体性、原真性、延续性的保护,恢复其固有的生机与活力。打造“活的博物馆”,提升碣石古村落的景观及美感。他们结合碣石村古村、古道、古寺庙;古槐、古井、古民居的特点,创作壁画《碣石秋景》,及体现碣石文化传说的系列石绘《碣石六仙境》。漫步村落中,生机勃勃的村落与跌宕多姿的绘画相得益彰,令人感到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从前。
品茗、闻香、读诗、写生——琴棋书画诗酒花的中式禅意栖居生活,在古村雅集活动中得以重现。品一盏碣石村井水冲泡的高山茶,闻一缕宁静祥和的清香,品味古村落中那份曾经的质朴、辛劳,中国传统文化在古村落特有的文化环境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驾车路线:沿109国道西行至68公里处的青白口村,转上西北方向的乡级公路即可抵达碣石村。
公交路线:在地铁苹果园站乘坐892路公交车在青白口站下车,步行10公里或打车进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