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二七一)李广桥

标签:
历史遗迹早已无存 |
分类: 古老北京 |
老北京的故事(二七一)李广桥
在后海南岸有一条胡同叫石虎胡同,以前在胡同口还可以看到一块大石头,模模糊糊地像一只蹲坐着的老虎。从石虎胡同口向东约一百步,穿过松树街,再往东就到了李广桥。后海的水从李广桥下经过,绕过恭王府的西边流入前海。可惜这条河慢慢的干了,人们把河道填平,成了现在的柳荫街。这座李广桥也就被拆了,只剩下一条街,叫李广桥东街。
传说汉朝有名的大将李广曾驻守过北京这一带,抵抗匈奴的侵略,战功显赫。他是陇西人,今甘肃省,善骑射,祖辈精通箭术,故他自幼即练就了过硬的射箭本领,在历次战斗中,勇猛杀敌,虽然屡立战功,却没有封侯挂印,因此心中总是隐隐不平。
汉武帝时,李广为右北平郡太守。当时这一带常有老虎出没,危害人民。出于为民除害,李广经常带兵出猎。
一日,李广狩猎回来,路过虎头石村,已是夜幕降临时分,月色朦胧。这里怪石林立,荆棘丛生,蒿草随风摇曳,刷刷作响。行走间,突然发现草丛中有一黑影,形如虎, 似动非动。这时,李广让士兵闪过,拉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正中猎物,于是策马上前察看,当正要搜取猎物时,不觉大吃一惊,原来所射并非一虎,而是虎形巨石。仔细一看,镞已入石。这时众随从也围拢过来观看,均赞叹不已。当时李广也不自信,又 回到原处上马重射,比前更加用力,可是连射数箭,都没入石。
李广看了也觉得很奇怪,按理说,这木头箭是如何也不能射进石头里的,于是他又退回到原来的位置,连着射了好几十箭,但不是把箭反弹回来就是最多把石头锛个坑。
这时,李广将军才悟出一个道理:箭射进去这是天助,射不进去是人理。有些事情,人能想到的,不一定能做到,而有些事情人想不到,反而却做到了。于是,他对没有封侯的事情也想通了,心平静了很多,专心领兵镇守边关,抵抗外族侵略。李广任太守时,关心土兵,将士同心,爱护百姓,水乳交融,深受军民爱戴。
事后,当地百姓闻听此事更加敬慕。匈奴也闻风丧胆,多年不敢入侵。
后来这里住的人慢慢多了起来,为了纪念李广抗击匈奴有功,人们把这块老虎形状的大石头放到了胡同口,起名为石虎胡同,在李广射虎的地方还修了一座桥叫李广桥。
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