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一二七)转角楼

(2017-06-25 08:49:21)
标签:

古老

北京

历史

传说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一二七)转角楼

 

 

老北京的故事(一二七)转角楼

老北京的故事(一二七)转角楼

老北京的故事(一二七)转角楼

老北京的故事(一二七)转角楼

老北京的故事(一二七)转角楼

    西四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和东北角,各有一座曲尺形的两层转角楼,现在西楼是新华书店,东楼是工商银行。

西四这个地名,原来叫做西四牌楼。1954年12月至1955年1月,为了改善路口狭窄、交通受阻现象,西四座牌楼被拆除。牌楼没了,称呼也就简化为西四了。

在明清时期,西四十字路口的东南西北四个路口都有一座四柱三间的木质描金牌楼,油漆彩画,檐下有如意斗拱。四座牌楼上都有匾额,西边写的是“履仁”,东边是“行义”,南北都是“大市街”。

近年来,西四路口东北角往北,地铁出口前,又重建了一座新的牌楼。一座孤牌楼不就是“单牌楼”吗?不就成了西单牌楼了吗?和西单牌楼怎么区分呀?真是不懂历史呀!说不定决定重建牌楼的人就是外来人,根本不了解北京的历史,更不懂为什么叫“西四”?我以前在博客上说过:掉下来的耳朵再安上去可以,但是不能安在后脑勺上呀?那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吗?那不成了“笼子的耳朵——摆设”了吗?也是,本来就是摆设!可是现在还用得着摆设吗?郊区农村的许多村子口都设了牌楼,西四的“单牌楼”还有用吗?

    我小时候就住在大帽胡同,离西四牌楼很近,至今记得那时四牌楼的人行横道是在地上钉了两行黄铜帽的大钉子,让来往的车辆轧的锃光瓦亮。从小就记得书上、报上都说西四牌楼的转角楼是明朝东厂为了监视对朝廷不满的人出入阜成门而建立的。还说西四牌楼的转角楼早在八百年前就有,元大都时,这里叫西市,是各种集市集中的地方,附近有马市、羊市、鸡鸭市、缸瓦市等等,这座街楼及其对面的街楼就是人市。

        事实上至今也有记载:明代在西四牌楼设有西帅府、燕山前卫即亲兵卫和西城兵马司衙署,并将刑场布置在西四牌楼下,规定斩刑、凌迟即剐刑分别在西、东侧牌楼下执行。明代,西四牌楼路口就有二层楼高的店铺。每当行刑杀人的日子,店铺二层窗户挤满了看杀人场景的人,逐渐就形成了街口的转角楼,不过都是商家修建的。究竟是官家修建的,还是商家修建的,我无从考证。但是是明代修建的倒是事实。

在明末杨士聪所撰写的《甲申核真略》记载:“西四牌楼者,乃历朝行刑之地,所谓戮人于市者”。过去在西四有一高大的牌楼,刑场就在牌楼前。行刑前在刑场上要搭席棚,以供监斩官员使用。席棚前竖立一高高的木杆,做处决犯人后悬挂人头之用。在西市刑场被害的人中,最为悲壮就是两位在明代两次北京保卫战中取得大胜的爱国民族英雄,一位是明正统、景泰年间的兵部尚书于谦天顺元年(1457)被复辟的明英宗杀害于此另一位是明天启、崇祯年间的辽东督师袁崇焕崇祯三年(1630年)磔(zhé)刑(分裂肢体)处死于西市。还有明嘉靖年间著名的忠臣杨继盛(淑山),他因敢于反对奸相严嵩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另外还有以杨金英为首的十六位宫女,她们在嘉靖熟睡时用绳子勒住嘉靖的脖子,想除掉这个暴君。可是在嘉靖挣扎中被宫人解救结果这十六名宫女被绑去“西市”凌迟处死,这就是在嘉靖二十1542年有名的“壬寅宫婢案”。明末杰出军事统帅熊廷弼遭宦官魏忠贤陷害,天启五年(1625年)熊廷弼被绑赴西四处斩,并传首九边。由此可见,明代出名的冤案就不少,可是对于这些几百年前的历史我们已经不很熟悉了。

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记载“人市在羊角市,市至今楼子尚存。此是至元后有司禁约,姑存此以为鉴戒。”证明了在明代,西四乃刑人之地,凡逢处决人犯时均由大兴、宛平合署承办,大兴县在东面街楼,即现在西四工商银行处,宛平县则在西边这座街楼上,处决人犯后,大兴县领尸身投入漏泽园,宛平县领头贮库。

史玄撰写的《旧京遗事》说:“西市在西安门外四牌坊,凡刑人于市,有锦衣卫、理刑官、刑部主事、监察御史及宛大两县正官,处决之后,大兴县领身投漏泽园,宛平县领首贮库,所谓会官处决也。”

当时,每遇处决囚犯,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数百人,自刑部街至四牌坊,兵营环卫,巡警张皇,刀林剑树,观者如堵。到清代末期,这座转角街楼因是主高点,是作为禁军使用的警卫楼之用。 

   自从清代以后,西四牌楼地区逐渐没落,东西两座转角楼也已年久失修,即使这样仍是当年慈禧去颐和园来回时的警卫楼。光绪二十年(1894),为庆祝慈禧太后60寿辰,在西四十字路口的东北角和西北角,又重建了两座转角二层楼房。

    民国时期东北角的转角楼变成私人银号。新中国成立后被工商银行接收,成为工商银行西四营业部。现在虽然大体保持着原貌,但原来的东北角街楼已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拆除,现在看到的这个工商银行转角楼,已是重新翻建的,不是原物了。 

    西北角的转角楼,自解放后一层是新华书店,二层是西四区交通公安管理所。1958年成立西城区,交通管理搬走,二层小楼全部归新华书店西四书店。这栋二层楼还是当年旧物,为砖木结构,东、南两翼各面阔五间,成曲尺状连接,屋顶为灰瓦起脊,檐柱为朱红油饰,梁柱檩柁用材壮硕,有别于一般民居,虽已历经整整110年风雨,仍能显出不凡的气势。2007年7月被西城区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看到的这座转角楼也是经过重新装修的,并正在向北又建了一座样式相同的楼,目前彩画的围墙还没有拆除。

    这种样式的街楼过去北京城里还有几座,如东四、菜市口等处。但随着马路展宽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都相继拆除了,目前仅留下这一处,成为古老街道的标志了。但愿不会再拆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