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五四)官园
(2017-04-02 09:10:30)
标签:
古老北京变化万千 |
分类: 古老北京 |
老北京的故事(五四)官园
现在平安里西大街到西二环之间这段路的北边有个“中国儿童中心”,东边还有个中央机关,这块地方原来叫官园,最早被称为“瓜园”,我小的时候大家都叫瓜园,其实大家都知道它叫“官园”,可是大家都叫俗了,甭管是叫瓜园还是叫官园,反正都是那个地方。
那时候,这里也是分成两个部分的,西边是官园体育场,东边是瑞王府的府邸,中国科学院的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部等单位都在王府宅院里办公。西四区师范学校和附属小学也在这里。
1954年妈妈还带着我来到西师附小报名上小学,不过那时就实行了就近入学,我也就去了八道湾小学。大概是在1958年,我被学校选派到心理研究所,参加什么实验,在一个屋子里,坐在一把宽大的黑色软椅子上,有点像现在的沙发。椅子不高,很适合小学生坐。右边的扶手上有一个可以摁下去的按板。坐好后关了灯,屋里一片漆黑。这时扩音器里传来:“公鸡叫。按一下!”然后再广播其他的短句子,是否需要按下自己决定。大约试验了20来次,就结束了。然后好像是给了几块稍微好一些的糖就让我回家了。可能是我答对了的不够多,所以只去了一次,有的同学好像是去了两三次呢。后来我想大概是要从我们之中选择聪明的孩子吧。
我上小学的时候,八道湾、四根柏、北沟沿三所小学还在官园体育场举行过联合运动会,小运动员们胸前分别别着粉色、淡蓝色、黄色纸片,上面分别写着“八小”、“四小”、“北小”。半天下来,累得我们不亦乐乎。
后来官园体育场改成了官园公园,官园公园和原端王府宅院自20世纪80年代始,变成了“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九十年代改名叫“中国儿童中心”,在旁边又建了青年宫。什么时候又添了中央单位。
果亲王府与诚亲王府端坐在平安大道的北侧。东起育幼胡同,西至西直门南小街,北邻后广平胡同。如此大的面积,让人不禁想起简直就是小紫禁城。
果亲王允礼是康熙的第十七个儿子,雍正元年被封为果亲王,主管工部、户部及苗疆的事务,因为工作能力强,而受到了父亲的称赞“实心为国,操守清廉”。果亲王府于嘉庆年间改赐给瑞亲王,于是这里改称瑞亲王府。端王府规模很大,正门面阔五间,正殿面阔七间,东西配殿各面阔七间,还有后殿、后寝及罩房花园。
而瑞王府的由来是因为端王是慈禧太后的亲戚,所以做了王爷并且坚决支持西太后。1900年在那帝国摇摇欲坠的日子里,西太后铁了心要跟帝国主义列强作对,端王爷当然坚决支持,正好有山东直隶一带的农民闹义和团,端王爷就自我推荐做了他们在中央的代表,把义和团引进北京,每天跟他们一起在西郊三义庙操练,准备跟八国联军做殊死的战争!他们坚信练了铁杉功之类的武功,就会刀枪不入。
1900年8月15日北京城外的中国民众帮忙搬梯子,架城墙上帮助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英勇顽强的义和团拳手们在西洋火枪的射击下没能让铁杉功有丝毫作用,结果都光荣牺牲了。
进城后,八国联军总部给朝廷下通牒,要把端王捉拿归案。西太后说,大清王爷再怎么不是,也是本朝的官员,如何处治当由大清定夺,尔等列强不得越位。于是,西太后给端王爷定了罪:发配新疆,永不回京!实际上是把端王爷私下安排到蒙古一水草丰盛牛羊肥美的地方,天天在蒙古毡包前喝马奶、晒太阳、抱着蒙古姑娘唱着歌。八国联军首脑们一直没逮着端王爷很生气,一把火就把端王府烧了。当然,并没完全烧干净,王府里的府邸房屋大部分还都留了下来。
民国期间,这两座宅子被改为艺徒学校、北平师范学校、北洋大学北平部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京地质学院新生部等。
现在官园没有了,只剩下“官园桥”这么一个地名了,谁知道官园原来的故事竟然是这么曲折、复杂呀!只是有一点没有变:过去的王府,什么时候也没有住过黎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