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十一)玉泉山的水
标签:
北京历史故事传说 |
分类: 古老北京 |
玉泉山是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玉泉水从山下的隙间喷出,点缀着山色,滋润着京西大地。明代万历年间沈榜在《宛署杂记》中写道:“泉出石罅间,因凿石为螭头,泉从螭头喷出,鸣若杂珮,色若素练,味极甘美。潴而为池,广三丈许。”于是这里就有了“玉泉垂虹”的景色。
可是乾隆皇帝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认为玉泉山的水是从石缝中流出的,不能形成瀑布“垂虹”的景致,更像趵突泉,就把“玉泉垂虹”的名字给改成“玉泉趵突”了,并作诗留史:
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
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
廊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
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
可是怎样才能证明玉泉山的泉水质量是好的呢?别看我们那时没有经历工业革命,但是我们的思想和技术并不比西方差。
那时的人认为水“质贵轻”才是好,意思是水的重量越轻越好,于是乾隆皇帝下令收集来了天下名泉泉水与玉泉山泉水做比较,到底是哪儿的水最好。他命人用一个小银碗盛满泉水,一一过秤。结果发现:凉山、白沙、虎丘、碧云寺诸水各重一两一厘;济南珍珠泉斗重一两二厘;扬子江金山水一两三厘;惠山虎跑泉重一两四厘;平山水重一两六厘;玉泉山的泉水只有一两重,果然是最轻的。从此,玉泉山的水名扬天下,还得到了乾隆御笔亲题字的“天下第一泉”石碑。
由于玉泉水质甘清,不但皇宫内饮用水取之玉泉山,皇帝出京巡幸、围猎时亦载玉泉水以供御用,就连清宫御酒都以玉泉水酿造。此后老百姓再喝不上玉泉山的泉水了。每日清晨,西直门城门一开,第一个进城的就是皇宫的运水车,插着龙旗,四个大水桶上盖着绣龙的大苫布,缓缓驶入紫禁城。
推翻封建统治后,用“玉泉山”做汽水商标不仅可以,而且肯定响亮,还不用做广告,这早就是是北京人尽人皆知的了。到底是不是玉泉山的水咱们单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