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三四九)永宁教堂

标签:
延庆永宁天主教堂 |
分类: 古老北京 |





去永宁古镇之前我做了些功课,知道这里还有一座年代久远的教堂。
烈日当头,来到人烟稀少的南街,看到了天主教的永宁教堂。跟随两位辽宁口音的年轻女孩走了进去,女孩胆小不敢让我再往里走。我就站在门洞向里看:院子不算大,但是干净整齐,假山周围、教堂门口堆满了鲜花。这时从传达室走出一位同是辽宁口音的先生,热情的带我走进了教堂,他告诉我这是教徒和政府共同出资修复加高的,政府出资修建了穹窿高顶并进行了彩绘,才有今天的样子。我从外表看,二层以上青砖的颜色显得比较新,和下面发旧的颜色明显不同。
永宁天主教堂又称耶稣圣心堂,为哥特式风格青色建筑。根据北京教区1924年年鉴记载,永宁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当时称延庆县永宁城天主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永宁义和团于关帝庙起事,六月二十二日将教堂烧毁。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用庚子赔款重建、扩建,适应教徒的迅速增加。文革中被改做粮库20年,使得教堂严重损坏,部分建筑被拆毁。1985年国家给予归还,教堂和部分附属房屋被腾出,1986年开始整修,并恢复宗教活动。2003年被定为延庆县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文物局拨款50万元进行抢修,对教堂的屋顶和室内外进行全面整修,使教堂得到妥善维护。永宁天主教堂也是延庆近代历史的见证。
教堂呈南北向长方形,巴西胜卡式布局。坐北朝南,总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建筑造型采用哥特复兴式风格,主要由正门、教堂、配房等部分组成。正门两侧有方形砖柱两根,绛紫色大门上方为拱,两边镶白色球。堂内正北墙悬挂耶稣圣像。祭台前有诵经用的跪凳数十排。四周墙壁挂有耶稣生平活动图。教堂面阔13.5米,通进深26.4米,周围有中式风格配房八间及大门,院内有“诸位信友致命者墓碑”一通。教堂前有砖柱八条,其中前方四柱夹着三个三角,中间三角内雕十字架。
2012年10月2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三周年之际,天主教北京教区延庆永宁耶稣圣心堂举办了大型集体婚礼。来自北京、广东、广西、四川、河北、东北、香港、澳门等全国各地的60多对夫妇在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中携手缓缓步入教堂。主堂张天路神父主持了这场集体婚礼。
2013年重新装修的教堂内非常漂亮,彩绘的玻璃窗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氛。特别要说的是这里还有一架管风琴,有四个声部的唱诗班,定期举办弥撒,接待国内外各地的朝圣团,开展民间外交活动。
这里地点虽然偏远,地方也不大,可是宗教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吸引了很多的人参加,从陪我进来的那位先生口中对张天路神父的不断赞扬,大概就是原因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