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名的趣事
标签:
学校老师教育学习 |
分类: 往事回首 |
1960年我开始在北京师大二附中读初中,也就是从这一年秋天开始,原来的四十六中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从这一年开始,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每年保送两个班来二附中读初中。
实验小学的孩子里面多是知识分子的子女,许多同学的名字也不一般,喜欢用生僻字,让人不认识。同学也就无所谓了,问一下他就告诉你了,可是老师就不同了。
开学的第一课各门课程的老师都要点名,为的是彼此认识。老师做了自我介绍后就开始一个个地点名,不认识的名字就空过去,不点。最后他问:刚才有没有点到的同学吗?唰的一下,全班七八个人举起了手。老师一个个的问,你,几号?叫什么名字?你,几号?叫什么名字?同学逐个站起来老老实实的回答了,老师也赶快记了写来,也不管他是什么意思。这样不用查字典就知道了这些字的读音,真是方便。
第二门课的老师也是一样,第三门课的老师还是照方抓药……,没有几节课同学就明白了,原来老师不认识我的名字呀!终于有一节课当老师再如法炮制的时候,同学不愿意了,站起来说:老师我是8号,我的名字您查查字典吧!接下来的同学也都这样回答,还有的说:老师我的名字在《康熙字典》里呢,别的字典您就别找了。
老师也不都一样,也有的老师诚恳的说:咱们班有好几位同学的名字我都不认识,查了字典,还是有几位没有查到,你们可以告诉我吗?对于这样的老师,同学们都告诉了,并不为难。
通过这件事情,使我深刻的体会到韩愈《师说》里的那句话: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还体会到名校的老师不好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电脑版的请转发或“喜欢”,手机版的请点击手机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