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唤醒沉睡的硬币支几招
标签:
金融货币如何使用 |
分类: 人微言轻 |
按语:我在原作者稿件的基础上作了修改,并增加了一些内容。
硬币具有使用寿命长、后续成本低、磨损小等优点。但在我国很多地区普遍存在人民币硬币大量长期“沉睡”的现象。这不仅虚占了小额货币的发行规模,干扰了正常的货币发行调拨计划,也给居民生活带来较大影响,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窗体顶端
产生“沉睡的硬币”的主要原因:一是小面额硬币的使用环境欠佳。我国很多城市普遍缺乏自动读币设备,公交、自动售货机等可供使用硬币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造成硬币使用的硬件环境欠佳,硬币使用范围非常狭小。二是流通回笼渠道阻滞。欠发达城市基层金融机构缺乏硬币清点及包装机具,基本上靠手工操作,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三是相比同等面额的纸币分量重,携带不方便。四是硬币被同面值纸币驱逐。目前我国小面额货币长期处于纸、硬币混合流通的状态,两种同面值货币混合发行,居民通常选择轻便易携带的纸币,致使硬币沉淀加剧。
为有效解决“沉睡的硬币”,建议:一是完善流通、回笼配套设施。研发推广硬币清点、包装、防伪装置,使其在实现鉴伪、清分、点数、消毒、打捆等一系列功能方面高效、方便。二是改善硬币使用环境。积极增设与硬币处理有关的公用设施,如无人售票公交车、投币公共电话、自动售货机等,为硬币的流通和使用创造条件。三是加强对硬币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鼓励消费使用硬币宣传。在实际工作中小面额硬币收缴工作要与反假宣传月、节能减排等活动的开展相结合,动员群众叫醒“沉睡的货币”,四是逐步实现小面额货币完全硬币化。尽快结束地面值纸币和硬币混合流通的局面,逐步实现纸钞和硬币的分流。五是改进硬币设计,提高机读性和防伪性。合理选择硬币材质,提高硬币耐磨损、耐腐蚀性能,减轻重量,增强携带方便的功能,提高硬币技术含量。从制造工艺上提高硬币的机读性和防伪性。六是与服装生产厂配合专门生产每件成人服装都带有可以装硬币的衣袋、裤袋,这才是便于携带的根本。这点需要像国际上学习,不能总是站在自己行业的角度上看问题。(陈海波
窗体底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