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公园的益母草

标签:
食品旅游都有收获 |
分类: 食品博览 |
天坛公园的益母草
天坛是公元1420年(明朝永乐十八年)修建的。这一群古建筑物世界闻名,像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回音壁、丹陛桥,都是北京人耳熟能详的,可是今天这些地方都用围墙给圈了起来,谁要想看还的另外买票。还有个地方另外买票也不让进去,需要单独买票,那就是神乐署!原来北京的公园年票和老年人的免票在这儿哪个景点都不能看,只能走马路,原本很大的天坛公园,现在圈得已经很小了,不光景点圈了起来,就连草地也圈了起来,只给游人留下了马路,这些坏毛病都是北京带的头儿!合着天坛公园大门收费,二门也收费,三门还收费,掉到了钱眼儿里去了?外地的公园远比北京好多了,北京怎么就不能学学呢?什么叫“首善之区”?从天坛公园可是一点也看不出来呀!敢情就是糊弄中央的!也许中央领导来了就什么票都不要了,否则他们离这儿怎么近,怎么就不知道呢?
天坛的净收费暂且放一下,单说天坛里有一种奇怪的草:嫩芽可以当菜吃,叫做“龙须菜”;长大了,可以用茎、叶熬药,是一种治妇女病的药益母草,熬出来的药叫益母膏;种子也是妇科药,叫做茺蔚子。民国前天坛里还住着几家卖“益母膏”的药店,民国后才迁出天坛。
天坛里怎么这么多益母草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没有天坛以前,这儿也是一大片黄土地,住了好多庄稼户,他们也都是庄稼汉。有一户姓张的人家,老头儿死了二年多了,只剩下一位老婆儿,她没儿子,只有一个十六七岁的闺女,母女俩过着缺人少钱的苦日子。老大娘因为思念丈夫,又发愁没人给她们种地,天长日久就生了病了,还一天比一天重。大娘着急,姑娘更着急。请了好多医生,吃了好多药,怎么也不见效。在秋天收净了庄稼,张姑娘决定到北山去找灵药。这是她小时候,爹娘给她讲的故事,说北山的老山里,灵药可多了,只要不怕爬山,找到这种灵药,什么重病都能治得好。张姑娘早记在心里了。这时候,她要到北山去找药了,就告诉了妈妈,妈妈不放心,说:“你一个小姑娘,哪儿能走这么远的路呀!”张姑娘说:“您放心,我路上保准多留神。”她托付了借壁儿的李大妈,替她照管妈妈,带上干粮,就到北山找灵药去了。
可是,北山在哪儿呢?她想北山一定在北边。走了一天,看见山了,又走了三天,还没到山根儿,不过,山到底是越来越近了。这一天,来到了一座山口,张姑娘正想:是不是进这座山口呢?正好打山口里走出一位白胡子老头儿,老头儿瞧见张姑娘说:“你一个小姑娘,到深山老峪里干什么去呀?”张姑娘就把妈妈怎么有病,自己怎么要到北山找灵药的事,说了一遍,说完又问白胡子老头儿:“老爷爷,这出里有灵药吗?”“有,有。”“老爷爷,上山怎么走呀?”老头儿笑了回手一指说:“姑娘,你打这儿上山,左拐七道湾,右拐八道湾,饿了吃松子,渴了喝清泉,瞧见地上天,灵药到手边。”张姑娘听老爷爷象唱曲似的说话,她心里明白了,就是不懂什么叫“瞧见地上天”。刚要再问问,老头儿早就走出了山口很远了。
于是,她按照老爷爷的指引,左拐七道湾,右拐八道湾,饿了捡些地上的大松子吃,渴了就趴在山泉旁边喝点清水,困了就在山坳里睡一觉,醒了还是往山上走。
记不得走了几天了,这一天,张姑娘走到一个小山顶上了,山顶上有一个小水池子,池子里的水清极了,天上的一缕缕白云,都照到池子里了。张姑娘正在这里发愣,就听见身背后有姑娘们说话的声音。张姑娘一回头,瞧见两个小姑娘朝她走来,一个穿的是一身雪白色衣裳,一个穿的是一身淡黄色衣裳,上面绣着白梅花,长得可美了。走近了,那个穿白衣裳的姑娘笑了,说:“姐姐,发什么愣?不认识我们这‘地上天’吗?”
张姑娘一听说“地上天”,高兴极了,说:“姐姐们有灵药吗?快救救我妈妈吧!”穿花衣裳的姑娘说:“姐姐不用说了,白胡子公公都告诉我们了。我这里有一口袋灵药,回家熬成膏子,给大娘吃了就好了。”说着,递过一个小口袋来。穿白衣裳的姑娘说:“这口袋里,还有灵药的种子呢,大娘病好了以后,姐姐可要把这些种子撒在地边上,让它自己生长,再有得了大娘这样病的人,就不怕了。”穿花衣裳的姑娘说:“姐姐赶快回家吧,我们不送姐姐了。白妹妹的话,姐姐要记住了!”
张姑娘千恩万谢地向两位姐妹道了谢,回身向山下走了去。走了不远,张姑娘真舍不得这两个好心的姐妹,她想再瞧瞧这俩姐妹,她回头一瞧,哪里还有穿白衣裳、穿花衣裳的姑娘?只见一只白鹦鹉、一支梅花鹿,打“地上天”那里正往西飞呢,跑呢。
说也奇怪,张姑娘来的时候,走了七天并八夜,回去的时候,很快就到了家。张姑娘到了家,就把灵药熬了,给妈妈吃了,没过几天,妈妈病好了,张姑娘和邻居们都高了兴。张姑娘把口袋里的灵药种子,撒遍了这一块土地的地边上,春天出了深绿色的嫩芽,夏天又长成了灵药,秋天灵药又结了种子,一年比一年多。妇女们有病的,便照着张姑娘传的法子,熬灵药治好了病。灵药叫什么名字呢?大伙儿说:“好心的张姑娘,千辛万苦地给妈妈找来了灵药,给妈妈治好了病,咱们就管它叫益母草吧。”“益母草”的名字,就流传下来了。
后来,不知道又过了多少年,北京有了“皇上”了;也不知道传到哪一个“皇上”的时候,这个“皇上”要拜求“老天爷”保佑他了,就在这块长着益母草的土地上,盖了一座天坛。天坛盖成了,天坛里的空地上,还长着茂盛的益母草,皇帝老儿生气了,说:“我这拜天的天坛里,哪许这么长野草,全给我拔了去!”这时候,有一个他妈妈吃过、他老婆正吃着益母草的大臣,就跟皇帝老儿说:“皇上,这不是野草,它叫龙须菜,皇上不是龙吗?要是把它都拔净,皇上您就不长胡子了。”皇帝老儿怕不长胡子,天坛就留下了益母草。打这儿起,益母草的嫩芽,就叫了龙须菜。
如今,天坛公园的草地也都给齐腰高的栏杆圈了起来,人们还能看得见益母草吗?还有益母草吗?难道天坛的益母草不仅故事本身,就连益母草也真的成了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