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汉中的红米

(2015-04-03 21:55:35)
标签:

历史

文化

美食

收藏

分类: 食品博览

陕西汉中的红米

 

说完了陕西汉中的黑米、香米我就接下来再说说洋县的红米。

洋县红米米粒表皮红色、粉红色,米质以半玻璃质的品种占多数,籼、粳、黏、糯均有,属特种稻米范畴中的有色稻米,其糙米为红色。

 陕西汉中的红米
陕西汉中的红米
陕西汉中的红米 

洋县红稻,又叫红榖、红香稻,古名罢亚红。红稻采收后,晾干加工脱稻壳,得到的糙米就是红米。其米细长,也叫长腰米,米皮深红心白,性黏味香。据当地祖辈流传下来的说法,最早是农人在野地发现的异稻,和秕谷相似,颜色异常,然其颗粒饱满,先民有饥贫而食者,果腹而已,然对其认识模糊,故称其为怪稻。洋县红香稻的种植历史远在商周时期以前;唐代洋县红香稻种植已经比较普遍,唐昭宗时郑遨曾经傥骆古道到华阳县,即现在的洋县华阳镇,看见农民田中种植红稻,随即口占一绝:

伤农

一粒红稻饭,

几滴牛颔血。

珊瑚枝下人,

衔杯吐不歇。

诗中米色与血色的交融,既刻画了农民的艰辛,又描绘了红稻米色的特征。

唐乾宁四年(公园897年),诗人韦庄与宣谕和协使李洵经傥骆古道至四川,途经洋县时也作诗一首:

                                      稻田

绿波春浪满前陂,

极目连云罢亚红。

更被鹭鹚千点雪,

破烟来入画屏飞。

韦庄在诗中描绘了洋县红稻连片、蓝天白云、百鸟翱翔,美如画卷的自然景象。

红米有补血、滋阴、开胃和中等功效,是洋县地方官呈献皇家的贡米,清《洋县志》载:黑米、香米、薏米、桂花米(红香米)乃贡米也,境内傥水河、溢水河、湑水河流域和华阳等地有种植。原生红稻个高,米色偏红,倒伏严重,亩产不到百公斤,无人愿种,多是地方官勒令种植。

追根溯源,洋县红米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始原,且据洋县志记述:《山海经·中山经》、《礼记·表记》、《诗·大雅·生民》、《伤民》及诗人韦庄与宣谕等古道至四川经洋县时作《稻田》等文献典籍,历史文物佐证了“洋县红米”历史悠久。洋县红米产地范围仅为陕西省洋县洋州镇、贯溪镇、戚氏镇、谢村镇、龙亭镇、湑水镇、磨子桥镇7个现辖行政镇区域及30个村。

经现代科研证明,洋县红米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改善营养性贫血,增强免疫力;同时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是少年和老年人食用的滋补佳品,也是食品加工、酿造和提取色素的优质原料。特别是洋县红米具有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肪胆固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很适宜于儿童强筋壮骨和老年人补钙。由于其特异的外观色泽及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广大消费之的喜爱,红米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红米作为特种稻米有较大的利用价值,除直接食用外,还可作酿酒、红色素和香型饮料原料米。2012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洋县红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