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营养健康型食用油(七)红花籽油 

(2015-02-16 18:54:28)
标签:

美食

文化

健康

时尚

分类: 食品博览

营养健康型食用油(七)红花籽油

按语:2000年前后红花籽油开始在北京推广上市,我在1999年11月24日写了《食用保健价值兼备的红花油》。2000年3月18日又写了《红花油——健康助手 药食两宜》,均发表在《中国食品报》上。那时还没有制定国家标准,直到 2009年1月20日《红花籽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今天对两文稍作修改,放在我的博客上。

 

营养健康型食用油(七)红花籽油 <wbr>

 

用红花入药和制作染料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了,但是用红花籽制油在我国还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把红花籽油作为重要的商品植物油的时间更是不长。 
 

营养健康型食用油(七)红花籽油 <wbr>

 

红花又名草红花、菊红花、红兰花等,是一年生双子叶菊科植物。花色除红色外还有淡黄、姜黄、橙黄、白、乳白、粉红、猩红及深红色。它与人们熟知的藏红花不同,尽管它们的名字相似,又都是活血、通经的中草药,但两者在植物学上的分科不同。作为油料的则是草红花的籽实。藏红花又名番红花,是单子叶、鸢尾科球茎植物,花色鲜红有一点紫。是名贵的中草药。

 

营养健康型食用油(七)红花籽油 <wbr>

 

早在汉代,红花即经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我国很早就利用它的花作织料染色、化妆的胭脂及药用。利用干红花提取红花素,是一种重要的红色纺织染料,可是自合成苯胺染料问世以来,这种染料仅在西南亚部分地区继续使用了。

红花的幼苗、嫩茎及叶均可做菜肴,红花籽虽然不如葵花籽普遍,但炒熟后的味道却鲜甜适口。红花还可用作调味品番红花的掺和剂。我们的邻国印度、巴基斯坦历来把红花的种子视作宝贝,将红花籽油作为高档食物油。

上世纪40年代后期,世界上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脂症、动脉粥状硬化等不断上升,死亡率也逐渐上升至各类疾病之首。因此富含抗心血管疾病有效成分亚油酸的红花籽油引起了美国学者的重视,从世界各地搜集红花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良种选育,大力发展商品油料,并生产出多种新油品投放市场。此后法国、土耳其、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开始红花籽油的开发利用。

 

营养健康型食用油(七)红花籽油 <wbr>

 

随着世界各地红花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联合国粮农组织也给予了高度重视。70年代后成立了国际红花组织——国际红花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国际红花会的支持下,在国内最早进行了优良油用红花的育种研究及开发,并在新疆、甘肃等地大面积积极推广生产。目前新疆的红花种植面积已占全国的80%。新疆地区干旱、少雨、日照充足的自然条件,正是红花生长所必需的。

 

营养健康型食用油(七)红花籽油 <wbr>

 

红花籽含油率很高,种仁的含油率可达55%以上,带壳的果实也可达33%~39%。红花籽油清澈透亮、色泽橙黄、味美可口。红花油是已知所有植物油中亚油酸含量第二高的油种。亚油酸含量占红花籽油的73%~85%,大大高于豆油的50%~60%,葵花籽油的29.9%~61.8%,花生油的16.8%~38.2%,油菜籽油的12%~24%。此外红花籽油还含亚麻酸、油酸、花生四烯酸、花生酸、二十碳一烯酸、山嵛酸、肉豆蔻酸、棕榈油酸、硬脂酸以及丰富的维生素E和糖醛酸等。

《红花籽油》国家标准(GB/T 22465-2008)中规定亚油酸含量必须达到67.8%~83.2%。

红花籽油是一种健康、珍贵的优质食用油,其主要成分为人体必需但又不能在体内自行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它能有效溶解胆固醇,具有降血脂、清除血管内壁沉积物以及降血压的作用;研究表明,红花籽油中亚油酸平均含量达78%左右。

由于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所以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主要供制人造奶油、沙拉油、食用油。红花主产於印度,已作为油料作物引入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土耳其和加拿大。目前我国新疆出产的红花子和西藏生产的藏红花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声誉。

 

营养健康型食用油(七)红花籽油 <wbr>

 

经各国科学家研究证实,红花籽油具有多方面的药用保健价值,它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明显疗效。综合研究资料表明:长期食用红花籽油具有降低血压、软化血管的作用;可以稳定血压、促进微循环,间接恢复神经功能;对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冠心病、动脉粥状硬化及老年性肥胖症等防治极为有利;它还可以防治原发性脂肪酸缺乏症。

由于红花籽油在加工提取过程中未进行化学处理,天然成分未被破坏,因而它是新世纪最理想的烹调用油,是迄今为止,油脂中最适合人体健康的食用油。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表明:以红花籽油为主要食用油的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极低。

我国著名营养学家陈春明教授、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等专家提醒人们注意,尽量选择自然的食物、粗粮以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的食品,比如红花籽油,有利于减轻心脑血管系统的负担,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酸,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达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日本营养学家实验报告,食用红花籽油一周后胆固醇可下降14% 26%。红花籽油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防治心脏血管病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因而,向人们推荐多食用红花籽油。

当今世界各国对红花籽油的开发利用方兴未艾,欧美发达国家在食用油的使用上,普遍选择了红花籽油。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已在食用油中广泛添加红花籽油,在多种食品中配入红花籽油。因为它本身不含胆固醇,很容易被人体所吸收,而且其脂肪酸组成是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等。美国率先开发成功了红花籽油药品,并已收入美国药典。我国有关制药企业也推出了红花籽油制剂“益寿宁”、亚油酸乙酯注射液等。

由于红花地理分布的不同,来自不同地区的种质,各种脂肪酸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来源于孟加拉的红花,亚油酸的平均含量只有50.68%,而来源于奥地利的红花,亚油酸的平均含量高达79.04%。我国新疆的无刺红花籽中亚油酸的含量接近90%,通过物理压榨而成的纯红花籽油亚油酸含量在78~83%之间,高出国家标准十多个百分点。

红花籽油色香味俱佳,使用方法除用作煎炒烹炸之外,每天早晨用20克红花籽油加20克蜂蜜和1枚鸡蛋搅匀,用1杯开水冲成美味蛋花饮用,保健效果更佳。

虽然目前市场上的红花籽油难得一见,只是少数人的享用,但也鱼龙混杂,真伪难辩。有些产品标称“100%纯红花籽油”,实际上产品的亚油酸含量还达不到《红花籽油》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低标准。尽管红花籽油的营养成分远优于橄榄油,但让人尴尬的是,橄榄油的销售比红花籽油高得多多了,一则是崇洋媚外的心理造成的,二则是红花籽油的广告宣传几乎没有。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要想让红花籽油走上普通人的餐桌,恐怕还需要假以时日。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电脑版的请转发或“喜欢”,手机版的请点击手机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更欢迎您点击手机蓝色小字“阅读原文”,这样您就可以进入我的博客,里面有很多篇有图有文的内容可以供您欣赏。

  您的转发和分享,对我很重要。谢谢您的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