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点石园

标签:
旅游 |
分类: 锦绣河山 |
走马观花点石园
徐州是两汉历史名城,古称彭城。这里的人有这样一句话: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徐州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尤其是古文化遗产中的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其中汉墓尤为著名。虽然随着城市化的深化,徐州作为历史名城的气息减少了许多,但这里还留有很多汉朝雄风。
2014年12月12日我到江苏省徐州市出差,完成工作后接待单位带我游览了徐州的几个主要的景点。由于时间仓促,只能蜻蜓点水般的匆匆走过,尽管如此,点石园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点石园位于龟山汉墓景区,是2010年开园的新景点,与龟山汉墓毗邻而居,是以石刻艺术为主,兼有砖雕、木雕的专题园林。园内陈列着从汉代至民国的珍贵石刻2000余件,如石碑、石鼓、石柱、石龟,甚至是牌坊,以及一些用石、砖、木雕刻的挂件。点石园占地面积2600多平方米,总投资近3500万元。它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秀美与北方皇室园林的庄严,成为南秀北雄风格完美结合之典范,且体现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堪称苏北第一文化历史名园。
这里的全部石雕、石刻、石碑、石亭等均为民间藏品,是馆长周庆明个人40多年来的精心收藏。他仿照皇家园林设计,随山就势,安放石刻,婉如天成,或雄浑厚重,或妙趣横生,或钟灵毓秀,或巧夺天工。迴廊亭台,错落有致,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御碑林立,历史再现,楹联牌匾,追述渊远;小桥碧水,交相映辉,流泉飞瀑,娓娓倾泻;加之潺潺流水环绕山体,天清气爽,草木扶疏,景中含诗,诗中有画,令人心旷神怡。园子虽不算大,但处处有石刻,处处皆皆景色。此时虽然已是12月中旬,北京树上早已经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看不见树叶了;草坪也没有了绿色。而这里树上仍旧长满了绿叶,地上也是碧草葱葱。其实这里的气温比北京只是略高一、二度罢了,竟然就差别成这样?
在百狮苑中蹲坐着200余尊形态各异的辟邪石狮,造型古朴,疏密有致。没有了往日的凶猛与威风,倒成了憨态可掬的一群玩物;龙凤门上,刻着“渊深识鱼乐”、“树古多禽鸣”的对联,为“清末海派四杰”之一的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吴昌硕所书。瀑布一侧的“西楚潭影”是当代书法大家沈鹏为这一奇观所书。
50余件书法碑刻,有帝王御碑、功德碑、题名碑、纪事碑及封疆大吏、状元翰林的书法碑刻等等,博物馆镇馆之宝是最重的一件有6米高、16吨重;主展厅内巨型石雕多,70吨重的汉白玉石羊、元代武将、麒麟石鼓、石虎、上马石……件件逼真生动、形态神奇。
我很奇怪,为什么要叫“点石园”呢?听起来也不顺耳。原来周庆明馆长曾说:“‘点石’典出于旧题西汉彭城人刘向所撰《列仙传》卷四:晋朝的旌阳县曾有过一个道术高深的县令叫许逊,有着施符作法的本领。一次,由于年成不好,农民缴不起赋税。许逊便叫大家把石头挑来,然后施展法术,用手指一点,使石头都变成了金子。这些金子补足了百姓们拖欠的赋税,成语‘点石成金’就据此而来。而清康熙皇帝对点石成金之意十分赞赏,曾御笔题写匾额‘点石园’。这个艺术馆取名点石园,就有点石成金、点史成金之意,期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小小的新建园林竟然浓缩了这么深远的历史,只可惜时间太短了,来不及细瞧。更可惜没有带单反相机。好在北京到徐州通了高铁,3小时4分钟即可到达。如果周五晚上来这里,呆上两天,周日17时返京,九点多钟到家,不耽误第二天上班、上学。如我者退休老人,徐州的这些公园、博物馆还免票。当地规定:60岁以上者免费参观。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时,也许我还会再来仔细看看的。
龟山汉王墓放在另一篇文章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