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27高一、高二语文
(2018-06-27 10:35:06)分类: 学期考试参考答案 |
九江市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 答案:D(曲解文意。原文是“主要词风,表现出对于阳刚之美的偏爱与执着”,而不能表述为“特征”,特征是在审美意义层面,强调作品的阳刚之气。)
2. 答案:B(张冠李戴。不是李清照认为苏轼词是中了“柳永野狐凝之毒”,而是王灼认为李清照的观点是中了“柳永野狐涎之毒” )
3. 答案:C(C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苏轼一部分词不具备有别于诗的这种词之特性。 )
4.答案:C(小说中只交代“我”想问大哥,而不是大哥避而不谈;“只因这是彼此的痛”无中生有。)
5. 参考答案:从情节看,照应上文两个暴躁的男人曾经旁若无人地争吵,而如今父子两人冰释前嫌,言归于好。从人物形象看,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父子的性情退却了火暴,多了温和与柔软。从小说主旨看,父子对饮的情境,展现了人间亲情的美好,充满了温情。(每点2分,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6. B(“已经能够全面适应各种用户对天气预报的需要”无中生有,言过其实,文中并无此意。)
7. DE(A项,“天气预报员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说法是是错误的,原文是“在短期内天气预报员并不会被完全替代”。B项,“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聚焦网格化预报的优势”不当,材料一没有谈到网格化预报的优势;c项应是说明了网格气象预报具备有协调的特点)
8. 天气预报精细化。空间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网格化预报,覆盖更全面。时间上更新和发布的频次更高,有些省份可以做到分钟级天气预报。预报内容更细致丰富。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4大类18个气象要素。具有协调性和协同性。能实现主客观预报相结合,能对接国省智能网格业务流程。(每小点1分,共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9.C(原文标点: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10.D(表述错误。连辟公府是被三公的公署征召任用)
11.D(张衡迫于宦官的压力,没有指出天下共恨宦官)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参考译文: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应召。(“奇”“应”省略的主语为各1分,大意2分)
(2)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参考译文:曾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里的学者都惊异地动仪这次怎么不灵验了。(“发”“怪”“无征”各1分,大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13.D、E(D自已已经江郎才尽,穷困潦倒”错。“诗穷”是说即使写尽诗文,并不是江郎才尽;“酒薄”是说酒力不够,并不能见出作者的穷困潦倒。E东风”指的是春风,其情感主要指向时光流逝、韶华逝去之悲。文化常识及情感理解错误。)
14.有家难回之愁。“酒薄难将梦到家”是说诗人想借助酒力梦回故乡,可酒薄无力;梦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思念故国之情。此时作者身居塞北,被拘他国,表面极写塞北景象之荒凉凄惨与对家的思念,更是表达对国家的思念。年华已逝之悲。尾联以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表达了自己对时光、韶华逝去的感伤。(每点2分,共6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D(拍手称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让人感到满意,危言危行指正直的言论与行为,坐而论道贬义词语,指空谈大道理,三者皆有错误。)
17.B(A项语序不当,不仅要置于在经济这方面前,C项围绕与以……为核心命题句式杂糅,D项,偷换主语,将“发现了”改成“发现的”。)
18.A(B项叨扰是打扰他人的言辞C项在下指称自己,应称对方为阁下,D项,采访农村留守老人,不宜用文绉绉的词语。)
19. 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如此复杂的行为 没有不变的规则 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符合语境即可)
20.(1) 如果头发少的人一定聪明,那么和尚就是世上最聪明的人了。
(2) 如果流行的一定是被喜欢并接受的,那么流行感冒也就成为最受欢迎的疾病了。
四、写作(60分)
21.参照2017年江西高考评分细则
写作提示:1. 必须写议论文,须有议论文的要素;2.板书等代表传统文化,电子板书、相机或U盘等代表现代化。如果文章只支持一种,谈其中的优点,持论公允,说理透彻, 可作为优秀作文;如果文章两者兼顾,辩证分析,则更为可喜;如果只停留于“板书”“电子板书”“相机”“U盘”,不涉及他们所代表的文化现象,文从字顺者可及格;3.优秀作文应该引例贴切,说理恰当,紧扣材料,少拼凑宿构;4.优秀作文应该体现学生读书所得的文化素养。
文言文参考译文:见人教版教学参考书
命题:李迎春(九江市一中)
徐海华(九江市三中)
审题:张青云(九江市教科所)
九江市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
1.B(A。《诗经》不一定是最早的诗歌一体;C。推动并引领着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潮流,只是在一段时间里;D。凝练结合高低统一的是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
2.C(文章并没有详细阐述文艺工作者的具体做法.)
3.D(根据原文国学热诗词热与文艺工作者是否用现代方式传承经典不构成逻辑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4.B(金玉石代刻的直接目的是更为了获利,间接达到传承技艺的效果.)
5.(1)刻苦勤劳,技艺高超,见识广博;(2)不贪虚名,不随波逐流(洁身自好);(3)处世圆滑,能灵活机变;(4)好利不忘义,保持为人处事的底线。(共4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大意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6.(1)遵古印访为小说人物活动的开展提供典型环境;(2)围绕遵古塑造人物形象,既塑造金鼎铭恪守古训的性格特点,又通过金玉石不遵古训代刻牟利和遵守古训拒绝钤印两事,正反对比,丰富了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点;(3)遵古暗含小说主题,文章通过赞扬金玉石灵活变通 “遵古”坚持做人底线不被金钱腐蚀人格,暗示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要“遵古训”洁身自好坚持道德底线这一主题。(6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答对大意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B(综合素质成为高考招生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考重点还是在高考成绩,占总成绩的60%。)
8.B、D (A这些为已实施新高考地区所接受错,材料一显示一年两考大多数省市采用;C上海的高校录取高考改革前也有考生面试,高考改革后看人只是高度重视《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不是只看该报告;E可报考选择面广不代表考生选择该科目的比例大 ,比如物理恰好相反,新高考不能够改变重理轻文观念无中生有。)
9.高中:1.为便于学生自主选择高考科目实施走班教学.
高校:1.实施看分+看人的招录模式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D
11.A (平辈间以示尊重称字不称名。)
12.C(官拜苏州刺史,但由于生病而未去就任。)
13. (1)田布官拜魏博节度使,穆宗命白居易持节去宣告圣命,田布送他五百匹缣。穆宗叫他收下来。(
共5分,“拜”:拜官,授予官职,1分;宣谕:宣告圣命(宣布谕旨)1分;遗:赠送 1分;
(2)最初筑堤围钱塘湖,可以灌溉千顷良田;又疏通六口大井,百姓靠这些井饮水。(共5分,捍,防堵,围;1分;浚,疏通,1分; 汲,饮水,打水1分,句意2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14.B、E(B.怨”字陡生波澜,打破了先前的亲昵之情。E.拟人手法无)
15.同:都用了比喻
夸张
异:李诗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描写音乐,韩诗只从正面描写音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6.(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4)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7.B
18.B(A项有歧义,“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指的是影片《三体》还是影片《星际穿越》;C项,“际”和“间”重复;D. 中途易辙",我们........."没有说完。)
19. D(A忝列是谦辞
20.只限于本地区的历史名流与当代时贤
必须是好人(善人)
现实性
21.知其不可为便不为,可能是无所作为思想在作怪
只有为,才能扭转乾坤
四、写作(60分)
22.按2017年江西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
【附文言文译文】
当王承宗叛乱时,宪宗下诏吐突承璀统率军队去讨伐。居易奏谏“:唐朝制度,在征讨伐乱时专职委派将帅,责令成功。近年来才开始以宦官担任都监。而动员全国军队,尚未有以内侍宦官专任统帅的。禁中神策军既不置行营节度,以承璀为制将,现又派他充任诸军招讨处置使,是实际的统帅。这恐怕四方诸节度使知道,必然会轻慢朝廷。后世人也将传说以宦官担任制将统帅是陛下创始的,陛下要忍受这种名声吗?况且刘济等诸路将军必然耻于受承璀的指挥,心中不高兴,就不能立功。这就助长了王承宗的反叛气焰,并挫折了诸将的锐气。”宪宗不听。既而用兵很久没有决战。
不久调任中书舍人。田布官拜魏博节度使,穆宗命白居易持节去宣布谕旨,田布送他五百匹缣。穆宗叫他收下来,居易婉辞谢绝,说:“田布父仇国耻未雪,人们应当以物资帮助他。现在却收取他的财资,按情谊是不能忍心收下的。现在前去宣谕慰问的官员很多,如果都要赠物,那么敌人未消灭,而田布的资财消耗殆尽。”穆宗准许他推辞了礼物。
这时,河朔再度叛乱,朝廷集合各路兵马去征讨,但却延迟无功。叛军占领弓高,断绝了粮道,深州被围局势更为紧急。白居易上书说:“兵多则难以调遣,将多意见不易统一。应该下诏魏博、泽潞、定州、沧州四节度使,命令他们各坚守自己的领地,以节省军事开支。每道各出精兵三千,派李光颜率领。光颜已有凤翔、徐、滑、河阳、陈许的军队不少于四万,可以直接进击敌人,打开弓高粮道,联合下博军,解深州的围困,再与牛元翼合军。另外仍任裴度为招讨使,使他倾太原兵力西进,见机乘隙夹攻。同时下诏抚令以动摇其军心,未用武力剿灭,一定自己溃灭。而且光颜长期统帅军队,有威名;裴度忠勇,可独当一面,没有比这两人更恰当的了。”当时,天子荒纵,宰相才能低下,赏罚不当,坐视逆叛,无所作为。白居易虽然多次忠谏,但没有引起注意,就恳求外放。不久任杭州刺史,最初筑堤围钱塘湖,可以灌溉千顷良田;又疏通六口大井,百姓靠这些井饮水。过了很久,白居易又以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到东都任职)。又官拜苏州刺史,因病未去就任。
大和初年,二李党锢之争兴起,祸福交替于党争之中,彼此相互争夺,降升与毁誉好像早与晚交替一般。杨虞卿和白居易是儿女亲家,但与李宗闵交好。居易因为朋党充斥心生厌恶,就称病还东都洛阳。武宗会昌初年,在刑部尚书任上退休。会昌六年(846)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追赠尚书右仆射,宣宗写诗吊唁他。他遗嘱薄葬,不必请谥号。
命题:陈建国(九江市同文中学) 王小书(九江市一中)
刘文彬(九江市三中)
审题:张青云(九江市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