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常见题型归纳
(2015-01-13 16:11:22)
标签:
教育 |
分类: 原创 |
光合作用常见题型归纳
学习目标
1、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并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各物质的含量变化关系
2、明确相关概念,并能在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
3、理解曲线图中关键点含义,并能根据条件变化推测出关键点的移动方向。
一、光合作用条件骤变对各物质量的变化的分析方法
例1、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升高
B.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
C.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D.曲线中c点产生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小结:当外界因素中光照强度、CO2浓度骤然变化时,短时间内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H]、ATP及(CH2O)生成量,进而影响叶肉细胞中这些物质的含量,它们关系归纳如下:
条件 |
C3 |
C5 |
[H]和ATP |
(CH2O)合成量 |
停止光照 CO2供应不变 |
|
|
|
|
突然光照 CO2供应不变 |
|
|
|
|
光照不变 停止CO2供应 |
|
|
|
|
光照不变 CO2供应增加 |
|
|
|
|
光照不变 CO2供应不变 (CH2O)运输受阻 |
|
|
|
|
二、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计算方法
小结: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关系式用O2、CO2或葡萄糖的量表示如下:
(1)光合作用产O2量=O2释放量+细胞呼吸消耗O2量
(2)光合作用固定CO2量=CO2吸收量+细胞呼吸释放CO2量
(3)光合作用葡萄糖产生(制造)量=葡萄糖积累量(增重部分)+细胞呼吸消耗葡萄糖量
三、关键点移动问题
d |
a |
吸收CO2 |
释放CO2 |
b |
c |
光强 |
恰当的是
A.b点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
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当植物缺Mg时, b点右移
D.b点时AT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移动
例4、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不变),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应该是(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加
B、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
C、a点下降,b点右移,m值下降
D、a点下降,b点不移,m值上升
小结:当外界条件变化时,CO2(光)补偿点移动规律如下:
①若呼吸速率增加,CO2(光)补偿点应
②若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CO2(光)补偿点应
③若改变某一因素使光合作用增大(或减小),则光饱和点应
④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相比,CO2(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相应向左移动。
对位训练3、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物积累量)的关系如图4—4所示。理论上某种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CO2,使光合产量高于m点的是
A.若a点在a2,b点在b2时
B.若a点在a1,b点在b1时
C.若a点在a2,b点在b1时
D.若a点在a1,b点在b2时
对位训练4、将某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吸收CO2速率表示)测定结
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右移,b点右移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
四、课堂巩固提高:
某同学在夏季天气晴好的一天,分别于清晨、正午、傍晚、深夜四个时间从同一棵绿色植物各取一片绿叶,并从每片叶上取下同样大小的圆片,再将这四个圆片放入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加碘染色,染色最深的应是何时取下的圆片(
A.清晨的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