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精于勤荒于嬉——寒假德育阅读活动回顾

标签:
寒假阅读活动读书亲子阅读 |
分类: 书读万卷 |
1月14日,我们的寒假德育阅读活动(《为我家的两只小书迷办一次活动》)如期正式开始,截止到今天2月28日活动结束,二十多位报名的小朋友中大部分都坚持到了最后,看着一张张填写满满的阅读日志,还有一篇篇陪读家长们的活动总结,西西妈妈的喜悦之心无以言表,证明之前没有白忙活,预设的几个目的也都初步达到了。
不止一位妈妈认为,参与阅读活动给孩子带来了读书兴趣与习惯的变化。
青岛的和和妈妈在报名的时候曾经表示,让孩子爱上阅读、独立阅读,是这次活动想要收获的结果。她在活动结束时的总结里提到,让孩子养成自主阅读到喜欢阅读,就是此次阅读活动最大的收获。
一年级的和和小朋友在这之前只爱听故事,不爱自主阅读,在活动的带动下,他每天指读几页自己最喜欢的书,读书完毕还做上一个记号。和和妈妈除了认真仔细地填写阅读日志,还每天在朋友圈打卡,这样全心全力支持孩子,自然会有好的回报。
都说21天的坚持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寒假一个月的坚持阅读,确实帮到一部分本来不太爱读书的孩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让那些本来就爱读书的孩子有计划地读完了一本又一本的书。这些,都离不开家长的用心督促,与以身作则的持续亲子阅读。
结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增加读书动力
一年级的雯玥小朋友可以说是这次读书活动的榜样,1月14日一早,雯玥读书的小视频拉开了阅读活动的序幕,如果说我们的读书活动像接力跑,雯玥的第一棒跑得又快又好。
整个寒假,雯玥不曾间断过一天读书,连回老家拜年也要带着书,她说一天都不能落下。3月1号要开学了,她说还会坚持读书,读书使她快乐。
每次打开阅读日志,都要看着雯玥的那一页,有轻微强迫症的我,看到这样的记录不得不由衷的赞叹,好懂教育的妈妈,好爱读书的孩子!
当然,群里不乏其他认真阅读的小朋友,还有两位一年级小朋友是奶奶给报名并且坚持参加活动的,虽然两位奶奶发言不多,但她们对群里每一位小同学都在默默地关注着。
悦读群里伙伴们认真读书的小视频,阅读日志里日复一日地记录,这些都带给了大家坚持下去的动力。
分享好的书籍与儿童读物
因为阅读日志是以共享文档的方式进行的,所以用心的妈妈会去看别的小朋友在读什么书,有兴趣的就会询问,所以,我们在悦读群里也讨论了一些书籍,包括:
-
-
-
-
-
-
-
《爱的教育》是广州的明心妈妈推荐的,对此,她给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这本书的版本太多,一定要选个好版本。是意大利名著,我是好多年前在书店买的上海译文版,是直译,词句都很优美,句式很好,用词也很简单,对小学生来说应该能提高写作能力,价值观是没得说,以前的意大利人的价值观和我们老一辈的价值观是很一致的。
我们不要小瞧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他们这一代的人比我们早熟又聪明。这本书我快读完了,里面人物的名字很多时候对不上,孩子自己光听的都比我记得好。还有一些很感人的故事,我这个大人都很受感触。而且每天这个时候你和孩子都会很期盼,家长可以透过讲故事和孩子做心灵的交流。
关于《西游记》绘本,美国的深深妈妈做了如下的分享。
西游记里面的内容确实需要成人指引的,但通过这套书其实也可以学到很多因果,佛教文化,传统文化。那天给孩子读了很好的一个因果故事。故事中的郡侯因三年前将祭天的贡品推倒喂狗,还出言不逊,感来了大旱的恶果,后经孙悟空点化,郡侯诚心忏悔,领众念佛诵经,消除了业障。随后跟孩子讨论了人类该如何安处这次瘟疫,挺有意义的。
关于《佐贺的超级阿嬷》,青岛的芊墨妈妈还分享了她的读后感,摘录片段于此。
……阿嬷不仅乐观,还很善良,她说:“让人觉察不到的体贴,才是真正的体贴,真正的关心”。她自己很穷,她还帮助邻居,帮助偷他家东西的穷人,给他体面的关怀和自尊,让他自觉回头,改邪归正。阿嬷是一个真正的智慧的人,她常口吐金玉之言,当作者的喜剧事业没有上升的空间时,阿嬷的一句话点破他:即使有两三个人讨厌你,转过身来还有一亿人。这句话,不仅宽慰了作者的心,更能宽慰无数人的心,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不要取悦于别人,要活出自己,若我精彩,蝴蝶自来。……阿嬷的金玉之言,俯首皆是。她的智慧,令我醍醐灌顶。一想到阿嬷,世界上还有什么难事可难住我们?上海的雪宝妈妈还把女儿摸索古诗学习方法的故事讲给了大家。
前两天检查她背的白居易古诗《遗爱寺》: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看她边背边做动作,一副十分享受的样子。问她怎么背得这么开心。她说:我把自己当成白居易了。阳光这么好,我坐在小溪旁,边玩石头边耍水,过一会儿,再绕着寺庙看看风景。耳边有鸟语,也有泉水叮咚响的声音。心情简直太好了!就像我自己在春游一样。从2020年3月开始背古诗,中间穿插了小古文,她在不断地摸索学习的方法。与其小和尚念经,不如赋予它画面感和故事性。虽然我们的阅读活动参与人数并不多,但大家都很积极、热心地分享自己在亲子阅读方面的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说实话,孩子能不能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家长如何去对待读书这件事,这次读书活动虽然规模很小,但家长都在用心参与,正是这些有爱的妈妈们提出问题、无私分享,才让活动变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答问与讨论整理于此。
至于阅读习惯,我们平时是自己想读哪本就读哪本,随机挑选。但如果是指读(朗读)的话,就一本或一篇从头读到尾,读完之后做个标记,从去年上半年开始这样做,当时是想锻炼孩子的指读能力,顺便复习认过的字,没想到这样做之后,小朋友很有成就感,读书动力也足了。我们会把长篇的、整本的那种拿来睡前阅读,由爸爸妈妈读,每天10分钟左右这样,一本读完再换一本。
咱们活动是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目前最小的是中班的小朋友,其实这个阶段正是学习认字的好时机,可以趁着假期时间充裕,把认字也计划进来,一样养成习惯。当认字能达到一千以上的时候,自主阅读的障碍就小很多,加上平时父母又给他读了很多书,有听的基础,所以在这个时候,简单的绘本孩子差不多90%的内容都能读出来。当他会自己读的时候,又能促进认字的动力。
不能要求孩子每本书都这样指读,可以选一本,每天读几页,或者读个15-20分钟这样,看孩子的接受情况,喜欢读的时候就多读点,不想读了就停下。
之前发现这个办法可以检查小朋友是不是能专注在文字上,看文字的时候,是不是能认真读到每个字,毕竟还小,不能像成年人看书那样一目十行,在阅读初期,以认真仔细为重,也是训练定力,总是读错读漏字的,就有点浮躁,需要对治。
西西一开始也不太喜欢朗读,她喜欢自己看书,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我让她每天指读一点,可以给妹妹听,又可以复习生字,还可以训练专注能力,在入小学之前坚持做了半年,确实有不错的效果。她读好的书我就给贴个贴,看着越来越多的书都是自己认真一字一字读过的,孩子的信心和动力也越来越足了。
也许会影响一点,不可否认。但是,如果不纠正,会一直错下去,而且还会养成不良的习惯,这些弊端是超过这一会儿的专注力培养的。
有情绪的话,要考虑一下原因,是因为纠正他有情绪,还是因为让他读书有情绪?然后就知道该怎么引导了。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选书要结合他的识字量,至少这本书里有80%以上的字他能认识,这样不会打击他的自信心和读书兴趣。家长教过哪些字,自己心里要有底,孩子不认识的,如果是学过,提醒他想想,如果没学过,马上就告诉他。
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读带拼音的书就更方便,不认识的字就让他自己拼出来,如果读不带拼音的书,不认识的字告诉他,让他自己把拼音写上。
其实在这个寒假之前,穆穆都没有正式像样的读过经典,她只是兴致高的时候读了几次而已,每次也就几分钟。趁着这个寒假,慢慢过渡,从一遍到几遍,从几分钟到二十分钟,从《小儿语》到《弟子规》,从我陪着她读,到她自己在房间里读并且记遍数,现在基本上养成了习惯。
像这块内容,我们读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解释,也没引导,我觉得只要小朋友没有疑问,家长不需要多说什么,小孩的心很单纯,有他们的理解,有时候大人一解释反而可能效果更不好。《好好照顾我的花》那本书里其实更明显,连文字部分都说得很直白。我家先生说,小孩在学校同学群中,也会有喜欢的不喜欢的,他们这种理解就是很正常的,大人不需要紧张,随着年龄增长,感情丰富,家长该解释的时候再解释。
专门教了认字的就知道,绝大部分的字是要反复学习和复习才能记住的,所以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即便多次出现,仍然记不住,这也是正常的。个人认为不需要去纠结,如果读错了就让她纠正,时间长了就记住了。毕竟识字只是阅读的一个附带作用,更重要的还是阅读的习惯和兴趣,还有培养她的定力。
根据情况安排,不能完全依着孩子的意愿,孩子毕竟是孩子,爱玩是天性。
德行和学文不是两件事,学文里有德行,德行也能通过学文来体现,我们每天早上一起做完家事才读书。
安排孩子读书没有觉得困难,她们比较受教,因为我每天读书,插空就读点,比如她们吃饭我先吃完的时候,她们准备入睡我陪着的时候,我一般都看书。还经常边做家务边听课或背书,孩子都看在眼里,她们知道读书是有用的。
教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分为德行问题(根本)和才艺问题(枝末),比如扫地,能否按要求老实、恭敬、专注的扫是德行问题,扫得快、扫得多、扫得干净是才艺问题;再比如识字,用心、专注是德行,识得多、识得快是才艺;学经典专注、恭敬、力行是德行,会背、会写、会讲是才艺。抓住根本则不愁枝末繁茂,丢掉根本则枝末迟早枯萎。(节选自老师“教孩子的十六个要点”)
问:她个人除了读《声律启蒙》,我在盯着她读修身的经典,《大学中庸论语》,不知道快六岁的她是否适合读?
关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心得体会
家长的心念很重要。让孩子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得先弄弄清楚。现在市面上的畅销童书不计其数,可能有的家长在看到之后就买回来囤起来,买书都不心疼钱的,因为认为这是很好的投资,读书可以带来很多利益,会认为孩子书读得越多、越广甚至越超前,就越好。我觉得这可能还是一种功利心。
——西西妈妈
现在大多数市面的书,特别是公众号推荐的,最好是自己亲自去看看书,才知道是否适合孩子。不同人的审美、角度、阶段不一样,都是要因人而异。不像经典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都是有道理,经得起推敲的。包括群里大家推荐的书,都是要结合自己情况来看是否适合的。
——明心妈妈
现在网上买书都是贴上老师推荐或者某教授推荐,一般家长都会毫不犹豫的掏腰包买下。但对于书本的内容质量,教育意义,其价值考虑的很少。
——凡婷妈妈
孩子开始只要有兴趣读就是好事,先爱上书,开卷有益,读着读着就会有所筛选,这需要大人指点。切记别让孩子看漫画过多。
——芊墨妈妈
情感这东西,是可以通过大人传递给小孩。首先大人自己要被感动了,才能感动孩子。
——明心妈妈
关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有点心得体会。父母以身作则看书是关键,父母有独立于孩子以外的阅读很重要(即是除了亲子共读外,父母会自己看书),最后就是家里要有个读书氛围,家里每天有个时间段是大家一起看书的。父母以身作则家庭阅读时间,我就是用这个两个方法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很喜欢看书 ,独处时常常自己捧着书看。很认同西西妈说的,算术拼音可以突击,但阅读只能日积月累,阅读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也是孩子日后离开学校后的主要学习方式。我想,孩子学会了阅读后,他就有了基本的自学能力了,往后的学业就让他自己去发挥好了。
家长和孩子都爱阅读,互相交流阅读心得,也是很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建立情感沟通,毕竟阅读也是构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途径之一。
——深深妈妈
虽然这一次的读书活动是中文阅读,因为大部分小朋友都在英语启蒙与初学阶段,所以我们也在群里做了关于英文阅读的讨论与交流,几位有经验的妈妈还分享了很多的英语启蒙资料与心得体会,给这次读书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结
一个月的寒假,我想参与其中的这些家长和孩子们都会因为有了阅读而过得格外充实,每天与孩子一起读书、记录阅读日志成了习惯,相信每一个认真读过书的孩子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
如果没有目标、没有计划,也没有这么多有心的家长和孩子们陪伴着,大概每日只在应付寒假作业与吃喝玩乐中浑浑噩噩地度过。
正应了那句古话,“业精于勤,荒于嬉。”
有位妈妈说,有形的读书会活动结束,无形的读书会持续下去的。果真能做到这一点,也就实现了这次寒假阅读活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