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沙发上坐着看书,西西小心翼翼地端起桌上的水送到我手上,一边说着“给妈妈端水喝,妈妈肚里有大妹妹,喝水”。这是一个刚28个月的孩子,她不但懂得给妈妈端水,还会喂妈妈吃药,给妈妈捶背,给奶奶洗脚,给爸爸拿鞋子……很多事都已经做得轻车熟路,成了习惯。其实做父母长辈的并不是不能动了,要孩子伺候,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这些细微的小事,给孩子机会锻炼,从小就培养她对人的恭敬心,先是对父母长辈,再扩大到对周围的人,将来踏入社会,对朋友、老师同学、上司同事,无论与什么人接触交往,她都能有一颗真诚恭敬之心在先。
五一这天西姑娘满28个月,较之过去的两年多,过去这个月里,她的身边多了一个长辈,奶奶,这在之前从来没有过。虽然姥姥也来过,但都很快就走了。奶奶会住前后两个月,在我生二宝月子期间,她可以帮忙带带西西。正如之前一篇博文所述,西西和奶奶一见如故,在我眼中,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教西西懂得尊敬长辈。一方面,我这个作妈妈的身体力行,恭敬对待婆婆,给西西一个身教的样子;另一方面,引导西西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她自己在生活中落实对长辈的恭敬之心。
作妈妈的身教在先:
作为一个全职妈妈,我平时比较注意自己在家中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因为深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对一个三岁以内终日围绕在父母身边的小小孩,她睁着眼睛在看,竖着耳朵在听,幼小的心灵在感受,她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和模仿,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善的恶的、积极的消极的,对一个三岁以内的孩子来说是平等无二的,因为她几乎还不懂得辨别,所以父母做出正确的榜样和及时的引导就极为重要。教孩子的学问就在家庭中,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学问,父母的以身作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与婆婆相处方面,我是个新手,因为从来没有与婆婆接触交往过,更没有一起生活过,但过去整整一个月,我们没有任何的矛盾冲突产生,虽然稍显生份了些,可整体上相处还是不错的。
从理上讲,或者说从自己的心态上说,在《存四心看婆婆到来令生活更美好》一文中,我提到用四颗心对待婆婆的到来,淡然心、恭敬心、感恩心、知足心,现在我依然努力让自己保持这四颗心。从事上讲,过去这一个月,也是我产前一个月,一日三餐依然是完全我来做,基本的家务也是我自己做,我不愿意让长辈侍候晚辈(月子期间需要另当别论),婆婆来住期间,我就让她和西西好好玩,让西西有奶奶的陪伴就好。在生活中,用心体察婆婆的需求,看到她的外套太薄,我给买件厚点的,天暖了给她换好薄被子,没换洗的鞋,我给买双新的,平常在家吃素,周末我就提议出去吃饭,让她有机会换换口味……她给西西买零食吃,我也没有制止和表现出不愉快,而是从老人疼爱孩子的角度去着想。
我不是个嘴甜会说话的人,平时也不会闲话家常,只能用行动来表示自己对婆婆的恭敬。陈静瑜老师在女德里讲过一句话“婆与媳虽如母子,然母子以情胜,婆媳则重在礼焉”,女子对母亲是情分更胜一筹,对婆婆更多是以礼相处。我想,也许慢慢相处时间久了才会情分越来越多,但也未必,还是一切随缘吧。
引导孩子自己去实践:
对西西的教育,我还主要是停留在保护她的本性少受污染这个层面,平常多注意培养她的生活能力和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恭敬父母长辈,友爱他人,在德行上给她打基础,没有急于教她识字、背书、学才艺。日常生活很琐碎,很多事都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但是我认为越是细小的事,越能体现一个孩子的存心,也越容易培养她对长辈的恭敬心。如果小事都做不好,又怎能成就大事?
生活中的小事很多,暂且举几个小例子。
洗脚
奶奶来了之后,我就抓住这个机会让西西给奶奶洗脚。因为她平时都在看《天下父子第一课》,里面的小哥哥给妈妈洗脚她反复看着,所以虽然之前从来没有演习过,她自然而然就会了。只要一提醒她,奶奶要洗脚了,她就会跑过去,说着“给奶奶洗脚”,然后就动手去做,用小手给奶奶洗脚,还用毛巾给奶奶擦脚,她全都会做,也很认真。
这里我观察到有个问题,需要家长注意。西西奶奶可能觉得别人给她洗脚不习惯(其实西西只能算是帮忙),要么说不用,要么匆匆洗洗就说好了,要么就说西西还是不要添乱了……虽然如此,每次我都还是提醒西西去参与其中。因为我是知道,并不是家长需要孩子帮忙,需要孩子照顾,而是要给孩子一个力行的机会,培养孩子那颗小小的孝心和恭敬心,也许她还不懂其中的道理,但是日复一日的去做,自性中本有的这些性德就会被启发出来。所以家长一定要有智慧,懂得配合,这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



端水
端水给父母长辈,这个行为我也没有刻意教过西西。记得在西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她就经常用小手指着我的水杯提醒我喝水。后来她会走路了,她就会端起我的水杯递给我,这个时候我就开始有意识地教她,教她给爸爸端水,并且告诉她爸爸上班一天很辛苦,回家了要给爸爸端水喝。记得西西第一次给爸爸端水时,先生特别高兴,把西西抱起来使劲儿亲了一口。再后来西西会说话了,她给我端水的同时就会告诉我,比如感冒期间她会说“妈妈感冒,喝水、吃药”,“多喝水,不感冒”,还有文章开头那个情形“给妈妈端水,妈妈肚里有大妹妹,喝水”。
西西端水的这个行为(还有很多其他行为,比如捶背、揉肩),经常都是一连串的,也就是说,她如果给我端水了,就会接着给爸爸端水、给奶奶端水,而且嘴里一定会说着给谁谁端水,然后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地把水端到谁跟前。但有时候水杯是空的,如果告诉西西没有水,她自己还解释一下“西西不会倒水”,哈。端水这个行为她是不需要提醒的,看到谁面前有水杯又半天没喝,她就会端水给谁。




礼让
礼让这个习惯是我刻意培养西西的,从西西会吃东西开始,我就教给她要留着给爸爸吃,在她很小的时候,吃东西如果不满足,我就告诉她要给爸爸留着,因为爸爸不在家还没吃到,一这么说她就很乖很配合。慢慢成了习惯,无论是吃什么东西,只要我说好了,先不吃了,她自己就会说“给爸爸”。现在西西这个习惯已经非常好,每次吃东西,她都会想着给爸爸、给妈妈,她再喜欢的东西,如果让她给爸爸或妈妈吃,她都会给,从来没有拒绝过。
奶奶来了之后,每天上午下午的水果加餐就成了更好的锻炼机会,准备好吃的,我就会给西西,让她给奶奶送去,她特别配合,有时候奶奶会说“奶奶不吃,西西吃吧”,西西还坚决不同意呢。很多时候,不需要说,她就知道主动先给奶奶,给爸爸妈妈。有一次,在吃苹果的时候,西西一边拿苹果,一边嘴里还说着“西西吃小的这个,大的给别人”。
我想由于西西在家里不独,在外面她也表现得比较礼让。在外面遇到小朋友时,西西从不吝啬将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记得有一次先生带西西出门,他说在火车上,西西和一个小男孩你一块我一块把饼干全吃完了。在小区或公共场所玩滑梯翘翘板这些儿童设施时,西西从来不抢不争,人多她就站旁边等着,嘴里还说着“没有空”,意思是没有位置了。

问安
孩子对父母长辈是应该做到晨昏定省的,之前西西每晚睡前会亲亲爸爸、妈妈和大妹妹,但是因为早晚都是守在爸爸妈妈身边,所以也谈不上问安。奶奶来了之后,
我就教西西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跟奶奶说晚安,再亲亲奶奶。起初是洗漱完之后,爸爸抱着西西到奶奶屋里跟奶奶晚安,后来有时候奶奶进屋早,西西就自动跑到奶奶
房间,开门进去跟奶奶说“奶奶晚安”了。
由于我早上起床后就在厨房忙着做早餐,西西起床是由爸爸照顾的,起来穿衣洗脸再就吃饭了,起初并没有给早起的奶奶问安。后来我又教西西早上起床后先找到奶奶,跟奶奶说早安。先生看到我这个做法,就自动配合了,给西西穿好衣服就让她去给奶奶问早安。

拿鞋
给父母拿鞋子,也是西西做得很好的一件事。从西西一周岁左右走路很稳当时开始,我就教她每天晚上给下班到家的爸爸拿拖鞋。起初需要不断的提醒,慢慢她就做得很好了。而且她还能自己做到更进一步的“服务”,比如,她观察到,每天晚上爸爸是在妈妈快炒好菜的时候到家,所以只要我一炒菜,她就把拖鞋拿出来,摆在门口。后来,她只要听到爸爸上楼的声音,就马上把拖鞋拿起来,站在门口等着,爸爸一开门,她就高高地举起拖鞋给爸爸。
现在先生每天到家时间比较固定,西西根本不需要我的提醒了,只要时间差不多了,我在厨房忙活,她就从鞋柜里拿出拖鞋,摆在门口,等爸爸一开门,她就冲过来,嘴里说着“西西给爸爸拿拖鞋”,然后把拖鞋递给爸爸穿。其实除了拿拖鞋,她也会在爸爸进卧室后给爸爸拿换的衣服,够不到就会指着说“换这个”。西西还会把大家换下的鞋子放进鞋柜摆整齐。
最近她常看《弟子规教学读本》,有一篇“孝顺”就是教孩子迎候下班的爸爸,给爸爸拿鞋拿包倒水,行动已经做到了,现在西西学会了其中的一句话“爸爸辛苦”,说得爸爸特别开心。
说来说去,都是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这两天西西自己突然又会主动做一件事,要出门散步,西西边给我拿出鞋子,边说着“给妈妈拿鞋”,等我走过来穿鞋,西西又说“给妈妈提鞋”,然后蹲下去帮我提鞋,这个是从来没有教过的。不知道她是怎么想到的,大概是看到我挺着大肚子不方便弯腰蹲下吧!再加上多次看到节目里老师帮自己的老父亲提鞋,她在心里也学会了,看到妈妈有需要,她就做出来了。目前只是给妈妈提鞋,没有给奶奶和爸爸提,我就告诉她,下次要帮奶奶提鞋。
除此之外,很多事她都主动做,几乎是看到我做什么她都会说给妈妈怎样怎样,比如看到我在扫床,她就马上来说“帮妈妈铺床”,然后就把床上的东西都拿走;看到我在吃瓜子,她就拿起一把说“给妈妈吃瓜子”;妈妈在上厕所,她就“给妈妈拿纸”,还经常说着“帮妈妈干活”,“西西给爸爸帮忙”等等……
有两次,她在我身后给我捶背的时候,嘴里还轻轻地说着“恭敬心、爱心”,难道她知道在做什么的时候要用什么心吗?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看到西西在日常生活中一系列的自发举动,当妈妈的真是很欣慰,这足以证明,日复一日点点滴滴的生活小细节上的培养和训练是非常有效果的,而且越小的孩子越好教,我想这是因为孩子自性里本有的智慧和德能,她对父母长辈的那种恭敬心,她所有的善心善行,都是可以慢慢开发的,只要父母正确引导,孩子就能举一反三,而且会做得越来越好。

(对诸佛菩萨也有恭敬心的西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