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较之一个月前的语言表达能力,西西现在可以说有非常明显的进步,虽然开口很晚,但是她学话进度比较快,现在大多数的词语大人说一遍她就能说出来,还可以有完整的句子表达意思,自己也经常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总之就是说话很多了,连先生都几次说她的嘴叨叨个不停。
若想再像第一篇【西西学话】里那样记录她会说什么,是几乎不可能了,因为实在太多太多。最近稍加注意她这段时间学说话的特点,有几样特别有趣的,不知道别的孩子是否也有这个阶段,反正我是觉得小孩子真的特别有智慧,在学话过程中遇到困难,她会有自己的解决办法,还会有她的善巧方便,而其中的可爱之处总令人忍俊不禁。
找一个字代替
不是所有词汇都能一次性说出来的,有很多东西教西西之后,她起初不会说出完整的,但是会自己找一个字来代表,比如说,把熊猫叫熊,把刺猬叫刺,把蘑菇叫蘑,把屁股叫屁(把洗屁股叫洗屁。。。)……她会选一个字来称呼这些暂时不能完整表达出来的事物名称;如果是表达意思,她有时候也会用一个字,比如看到盘子碗里的东西吃光了,或者什么东西没有了,她会说“完”;让爸爸和她玩拼图了,她就拿着拼图跟爸爸说“拼”。
找两个词代替
有两个词是西西平时用得最最多的:这个,这儿,尤其是“这个”,简直就是她在自己表达不出来时的一个大救星。很多她不会说的或者我们没有教过的,她就说“这个”,比如,爸爸吃这个(某水果),妈妈看这个(某本书),西西穿这个(某衣服)。最搞笑的是西西姥姥刚来的那两天,她不会叫姥姥,又觉得叫爷爷奶奶不对,她就小手指着姥姥说“这个”。有一次睡觉前一定要缠着我读《小熊宝宝》,拿着书不停地嚷嚷“看这个,看这个,看这个……”,结果睡着了之后还说梦话“看这个”。
还有一种表达就是这个前面加个定语,她就能说明自己的意思了,比如我问她要看哪本《小熊宝宝》,她会说“睡觉觉这个”、“散步这个”或者“挖沙这个”;如果问她玩哪个玩具,她会说“这个车车”,问穿哪双鞋子时会说“这个鞋鞋”……
除了这个就是这儿,“这儿”一词经常出现在她在摆东西或者玩拼图的时候,一幅中国地图的拼图,她自己一边拼一边嘴里念叨着“老虎(黑龙江)放这儿”、“辣椒(湖南)放这儿”、“佛(陕西)放这儿”、“大树(山东)放这儿”……,那个儿话音还说得特别标准。
独独钟爱红与白
西西喜欢给很多物品加上颜色,而她总是会说红与白两个颜色,而且经常是两种颜色一起说出来。比如,在外看到花,她会说红花、白花;看到汽车她会说红车车、白车车;有时候看到不会说的,也给加上颜色,她会说红这个、白这个……其实她认识并且也会说别的颜色,但是从来不主动说出那些颜色,反而是经常红白相间地叫这叫那,很是奇怪。
大与小的概念
这又是西西说话的一大特色,她对大小特别有概念,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无论说到什么东西,西西一定会表达两遍,一遍是大的,一遍是小的。比如,说到佛像,西西会说大佛、小佛;说到车车,她会说大车车、小车车;说到狗狗,她会说大狗狗、小狗狗,总之,各种东西在她心目中都有大有小。
最可爱的是终于有一天,爸爸妈妈也有大小了,有天她自己突然说大妈妈、小妈妈,大爸爸、小爸爸,我当时听到特别开心,当时就跟乐师兄说了。在上海如果是年纪比妈妈大的就叫大妈妈,比爸爸大的就叫大爸爸,西西在上海有最亲切的乐师兄夫妇是她的大妈妈、大爸爸,之前不会叫,现在也会了。
三句不离爸爸
因为西西无论吃什么玩什么做什么都会想着爸爸,所以会说话之后,她这话里自然少不了爸爸,最最明显的就是在她有了大小的概念之后,紧接着就是分配大小物品给爸爸和她自己。比如刚才说到的佛,西西会先说大佛、小佛,然后接着说“爸爸拜大佛,西西拜小佛”;同样的,爸爸看大狗狗、西西看小狗狗,爸爸吃大桔、西西吃小桔……
有时候会换种表达,一说到什么东西大,她马上说“爸爸看”,说到什么东西小,她再接着说“西西看”,反正是三句不离爸爸和西西,从来没有妈妈的份……
除了她自己定义的大与小事物,她会马上加上爸爸和西西,平常说话,只要有听到我说什么大,她也会立即说爸爸。“西西,妹妹在妈妈肚子里,你看妈妈的肚子这么大了”“爸爸看”。。。
顺带附加一个西西的鸡蛋系列:西西很早就会说鸡蛋一词,她通常喜欢说“鸡蛋蛋”,慢慢就有了各种鸡蛋蛋,煎的是“煎鸡蛋蛋”,煮的是“煮鸡蛋蛋”,淹的是“咸鸡蛋蛋”,荷包的是“荷鸡蛋蛋”,皮蛋是“皮鸡蛋蛋”,鸭蛋是“鸭鸡蛋蛋”……《小熊宝宝》绘本吃饭篇小兔子的午饭是“鸡蛋蛋卷”。。。
相比那些两岁多就什么都会讲还会背诗的孩子来说,25个多月的西西语言表达能力依然算是较弱的,可是我一点也不介意,每天看到她的进步都很开心,我也丝毫不着急教她说这说那、背这背那,有什么可急的呢?
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成长发育进度,“不要跟别人的现在比,跟自己的过去比”,这句我很喜欢的话用在孩子成长上觉得也很恰当。孩子一天天在进步,进步的过程中还经常带给我们各种乐趣与小惊喜,让她快快乐乐地自然成长,我们做父母只要给一个正确的方向指引,并且及时纠正错误就好,千万不要被些什么外在的言论和比较影响甚至左右了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要懂得发现并且享受孩子一点点长大带给我们的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