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从“虎妈猫爸”看教孩子的学问
(2015-06-08 11:25:12)
标签:
育儿
虎妈猫爸
教孩子的学问
教育
|
分类:
至乐教女
|

“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风靡一时,我这个平常不看电视的人也趁孩子睡觉时挤时间看完了全部剧集,很不错的一部剧。看的时候有些感触,看完之后又经过几天的思考也觉得蛮有收获。虽然西西现在还很小,距离上小学还早,但是身为妈妈,也确实应该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自己明确的主见,不能像剧中的毕胜男那样,到孩子要上小学了各种问题都浮现出来时才抓瞎。
今天每一个家庭最大的困惑和难题即是孩子教育问题,虽然“虎妈猫爸”只是一部电视剧,着实反应了不少当今社会的孩子教育问题,仅从我个人的角度尝试着来分析一下,看看这部剧给我们这些初为父母的人能带来什么样的警醒和思考。
一、当今社会教育孩子的乱象
从大的方面来看,这部电视剧里面可以看到当今社会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孩子读完幼儿园了,是要想方设法上重点小学?还是就近选择普通的小学?是接受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还是西方现代的教育方式?是中规中矩进体制学校?还是读私塾、上学堂?是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无压力的快乐童年?还是上各种辅导班才艺班以免输在起跑线上?……
剧中的毕胜男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地为孩子的未来做出种种努力和尝试。从一开始我就很欣赏毕胜男这个角色,她的优点不必多说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虽然起初没有足够的重视,可一旦发现问题她就能及时采取措施,且不论她的方法是否可取,她的态度还是值得褒奖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她能够认识到并承认自己孩子的不足,能够放下光鲜的事业做全职妈妈,能够细心地观察身边各种教育理念和方法,也能够虚心地向他人学习,这已经是一个对孩子比较负责任的母亲形象了。
孩子的教育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教育不是从孩子要上学才开始,是从他一出生就开始,中国人讲究胎教,其实孩子从娘胎里就开始接受教育了。身为父母,从自己孕育小生命开始,就应当学习如何作父母,学习怎样教育孩子,在我看来,如果真的有起跑线,那不是小学教育,而是胎教,至少是孩子生下来就已经在他的人生起跑线上了。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教育负责,要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如果没有自己清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难免会在社会的洪流中迷失,最终耽误的是自己更是孩子,最要命的是把孩子一生断送掉了。
二、混乱的家庭教育
混乱的家庭教育是“虎妈猫爸”突出反映的一个社会现实,一个孩子有好几个家长来带,有好几种教育观念,谁都觉得自己是为孩子好,谁都不服谁。剧中的罗茜茜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爸爸妈妈后来也因意识到问题而亲自带孩子,姥爷姥姥不远千里一趟一趟地来支持,她还有个“崇洋媚外”的姑姑,有个“不学无术”的舅舅,这还不够混乱,后来竟然还冒出个“教育专家”干妈……
真要细数一下,这个家庭里有多少种教育观念?是,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和照顾,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挺幸福的,但是长期成长在这样混乱的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来说也许是一种悲哀,罗茜茜得了儿童抑郁症,在我看来那还是轻的,严重的恐怕要人格分裂,甚至有自杀倾向了。
相比之下,杜一诺虽然只有爸爸来照顾、来管教,最多也就是奶奶帮忙带一下,但是那是一个心理很健康、很阳光的孩子,哪怕父亲对他再严厉地责打,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对父亲的体谅、尊重与爱(而罗茜茜呢?谁对她不客气她就讨厌谁)。而且杜一诺也非常优秀,其实我认为他能那么优秀,并不是因为他去上了奥数班、学了国际象棋,也不是因为父亲每日督促着他用功学习,而是因为他的生活环境简单,人际关系简单,他的心是单纯的,是定的,一点也不浮躁,他知道爸爸希望他怎样,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也这样的孩子心里有智慧,考试成绩自然会好。
杜峰也是我很欣赏的一个角色,虽然刚出场时的形象真的很不招人待见,但随着他戏份的加重,越看越有味道,这是一个有主见、有担当、有正气的人,无论是对自己的事业,还是对孩子的教育,他都有自己清楚的原则,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他能够坚持下去,在这样一个父亲形象的影响下,孩子也错不了。我记得自己曾经有过一个感慨,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吵吵闹闹的双亲还不如快快乐乐的单亲,在这个剧中可以说是得以体现吧。
家庭教育理念方法的不一致不是一个二个家庭面临的问题,是中国大多数家庭的问题。尤其是现在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由长辈来带,所谓的隔代抚养,既然让长辈给你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在教育上自然就不得不听其意见和建议。“虎妈猫爸”里的爷爷奶奶给我们的感觉还是比较有教养、有素质的老人,但是在教育孙女上却出奇的不得要领,尤其是奶奶,那是非常典型的溺爱孩子,要把孩子宠成公主,那不是爱孩子,是害孩子。
家庭教育的混乱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根本原因应该是现代社会家庭里已经没有了家训、家规,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妻不妻,一家几口不能统一意见,各持己见,在这样的情形下,痛苦的是大人,遭殃的是孩子。剧中毕胜男要求家庭教育一致性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她的方法却令人哭笑不得。对我们看电视的人来说,不要只看热闹,要反思一下自己家庭里的情况,怎样才能做到一家人见和同解,至少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能达成一致意见,可以有唱黑脸的、唱白脸的,但大家的观念需要是一致的。
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紧接着混乱的家庭教育问题,就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问题,这被很多人忽视,不少父母会以为送孩子上了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孩子就可以前途无忧,可即使是这样一路重点出来的孩子,在社会上同样也会无法立足,会一败涂地,为什么?“虎妈猫爸”里面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这样的例子,毕胜男的下属黄俐就是一个典型。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从出生到上幼儿园这三年的时间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无不是对孩子的教育,这也就是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一个孩子的品德教育。《大学》里面有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一个人要想真正成功,德行是根本。德行教育不是口说,而是身教。“虎妈猫爸”里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出品德教育的主题,但是剧中也透出这样的信息,黄俐是重点学校出身,还是英国留学的硕士,业务能力也很强,可是她的下场呢?如果不是毕胜男不计前嫌出手相助,她会很惨,有这样一个攻于心计、不择手段的母亲,她的孩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狼爸杜峰在这方面有他的独到之处,剧中小学生组织风筝大赛时,杜峰有一段言论可圈可点,“除了天分以外,任何人只要专注一件事,并且做到了极致,他就是这方面的专家,比如说:篮球、高尔夫,这些竞技体育,还有什么钢琴啊、小提琴啊,必须要经过千万次枯燥的练习,才能巩固肌肉记忆,这些说起来容易,但是能做到的,少之又少。所以,我盯的是杜一诺的习惯,是他做人的品质。”我非常欣赏的观点,古大德有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个完全靠自己打拼而在社会中立足的狼爸,他的育儿观是值得学习的。
很多家长一方面拼命工作赚钱为孩子积累钱财,另一方面不惜花费给孩子上各种早教班、辅导班、才艺班,他们在努力地为孩子规划未来,惟恐落下一步、慢了半拍就成了失败的教育。殊不知对一个孩子来说,尤其是在孩子上学之前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不是教他各种知识、培养他各种技能,而是培植福报、积累福德。林则徐有一句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司马光先生曾经提过,“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于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可见得身为父母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灵性,立身行道,无形中就已经给孩子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四、读书为什么
记得我和先生曾经有过一次聊天是关于为什么要上大学的,具体记不清楚了,但是他当时的观点就是只要有足够的钱,大学上不上无所谓,当然他也不是认为有钱有多么了不起,而是在说当今社会的一种现象,就是大学毕业出来之后该找不到工作的还是找不到工作,就算工作了,在大学里学的知识在工作中也用不到。有家庭背景的人随便上个什么学就够用了,有个文凭就行,甚至对有些富几代的人来说连文凭都不需要,那么他读书为什么?
读书为什么?“虎妈猫爸”一共四十五集,说实话我真没有看出来这里面的所有家长和老师有谁给了孩子一个认真的答案。上重点学校为什么?出国留学为什么?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要捡垃圾?不努力不争第一将来工作中就会没有竞争力?我想一定会有孩子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去读书?为什么要去重点学校读书?为什么要在重点学校读书考第一?……
最终概括一句,为了成功,为了快乐,那么什么是成功?怎样才快乐?孩子不知道,家长知道吗?
古代读书讲究立志,一个人要有志向,他读书有清楚明白的目的,读书志在圣贤,他们读书是读圣贤书,读书的目的是成圣、成贤,最差也要成个君子,做一个“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这是最普通不过的了。可是现代社会传递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呢?孩子们纯洁得像一张白纸,你画上什么就是什么,作父母的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不得不谨慎。
五、孩子要有好老师
“虎妈猫爸”里面毕胜男带头家长要求更换班主任的情景想必给每位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当重点小学的班主任,虽然剧情有点狗血,但这种情形在现实中应该也有,人家爸爸是教育局长嘛,可这样的人是不是具备了当班主任的德行和能力?我想就算像杜峰这样的家长肯定也会有质疑的。父母给了孩子身命,老师就是给孩子慧命的人,先抛开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师这一层关系不说,只说学校老师,不是剧中的父母行为夸张,实在因为老师对孩子太重要了。
好老师的标准我不敢妄下论断,但至少不应该是只为提升成绩排名而不顾孩子心理健康的老师。中国最好的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它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什么意思?我们不去深究,仅从字面上也可以看出个大概,学问足以为人师表,行为足以为人典范,这才配得上称为老师吧!在古代,师生关系如同父子关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对学生的爱护如同父母对子女一般,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毫无保留,唯一希望的就是学生能传承自己的道业,后继有人。而当今社会像这样的师生关系可以说是几乎已经绝迹了。在“虎妈猫爸”里也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形象,与赵佳乐同办公室的那些老师,她们对待学生与家长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这还是重点小学。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呢?作父母的只有认真做好家庭教育,打好孩子教育的基础,至于进入学校之后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与同学,自求多福吧!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德行教育扎根,帮助孩子增强抵抗社会染污的免疫力,能够少受到来自各方的负面影响。
结语
教孩子的学问很深、很广,我仅凭着自己一点点的知识通过这部电视剧来提及一二,怎样教育孩子是每个父母、每个老师都应该去认真思考与学习的,孩子不是我们的试验品,他们的成长不能重来。当我们遇到困难和疑惑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去找一找古人是怎样做的,看看古往今来中华圣贤君子、大家高士层出不穷是怎么个道理。“虎妈猫爸”里的罗三省和杜峰,他们的教育理念确实有闪光之处,也许值得我们再深入一点细细体味。
最后引用当代净宗大德,上净下空老法师对于教育的开示做结尾,祈愿普天之下每一个家庭和睦,每一个为人父母师长者早日了解教子正道,祈愿每一个孩子都有健康快乐的童年、有光明的前途。
“中华圣哲传统教育的特质为家庭教育,父母尊长履行道德,令孩童自幼模仿而成习性者也。学校教育则是家教之延续,社教广学多闻成就才艺,大乘教育方达究竟圆满。”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