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课题《课例研究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2015-01-08 17:14:55)
标签:
育儿 |
分类: 研究方案 |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发展教育,教师为本。随着农村幼儿家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幼儿教育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农村幼儿家长的重视。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毫无疑问是以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为先决条件的。教师的发展与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只有教师持续不断地发展才能不断地为幼儿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实践者,研究和探索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法,为坚持在农村教学一线的幼儿教师指明发展的方向,提供有效的途径和范式,发挥榜样的影响力,进一步坚定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心,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已是幼儿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一个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达到园际之间分享经验,积累资料,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效果,从而促进本中心小学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成效,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及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使教师能以自我发展为指向,体验研究性学习,养成探索的思想和创新的精神,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取得以自身为起点的自我发展,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3. 通过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的研讨与分析,观察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提高教师观察反思、撰写论文、设计与指导幼儿教育活动的能力及科研水平,达成有效教学的方法,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的理论体系,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最终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
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影响的主要因素,寻找解决的方法。
2.聚焦课堂教学,寻找在课例研究过程中促进不同水平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3.围绕课例组织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结合有价值的课例进行整理分享,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开展现场教学课例研究。通过具体的现场观摩研讨活动,促进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提高教师研究与学习行为,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探索适合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四、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的主要观点:通过课题研究让参研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观察、学会解读和正确回应幼儿,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共同体,促进不同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促进每个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通过研究,找到“课例研究→实践反思→知识积累→专业成长 ”的教师成长途径,形成适合我中心小学附设园教师自我成长的反思实践理论,丰富教师的教育理论,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推动学习型的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实现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园科研发展的“双赢”。
2.从探索、实践、改进到成熟,幼儿园受益面大。本研究成果形成的教育活动设计及研究案例可以在全区幼儿园中进行推广应用。教师的积极性高、参与面广、受益大。教师可以纵向深入地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教师的教学策略,从细节处分析课例,达成有效教学的方法,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的理论体系。
3.本研究成果在各级各类幼儿园中有推广应用前景。课题研究成果形成的理论成果和教学方法,不仅在本区内可以推广应用,并可辐射到其他区域幼儿园,为幼儿园教师在采用课例研究这一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借鉴。
五、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通过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观察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1.调查法:在实验前,课题组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开展课题研究进行全面调查,收集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并进行分析。
2.文献研究法:搜集与整理国内外关于课例研究与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及其研究成果,了解研究已经取得何种成果,研究还存在什么问题,明确本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便课题组在实验中,坚持理论先行的原则,组织老师把“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研究动态”结合起来,认真学习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及新的研究成果,吸收别人的好的经验,融入到课题的实践中,使课题研究更具有时代性。
3.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主要落实到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的日常行为中,研究课例有效教学的目标、内容、有效提问、师幼互动和指导策略。根据研究目标,设计课堂观察记录提纲,通过随堂听课的方式进行课例研究。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阵地,组织课题研讨课、评优课,使实验教师通过听课、评课和互动交流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认真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4.个案观察分析法:使用录像和录音相结合的方法将整个教学活动完整记录下来,除此之外,通过观察记录表做现场笔记,作为录音和录像资料的辅助材料。让课题组教师在课后进行录像回放,将视听材料整理为文字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5.集体研讨法:通过说课、听研究课例、评课等手段,重点探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与策略。
6.经验总结法:收集与课题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事实材料和实践经验,分析、归纳、总结开展课例研究有效教学的做法,提升课题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及时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经验总结和交流、研讨,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教育案例分析、经验总结。
六、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随着农村幼儿家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幼儿教育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农村幼儿家长的重视。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毫无疑问是以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为先决条件的。教师的发展与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只有教师持续不断地发展才能不断地为幼儿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已是幼儿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一个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将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选择四所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作为课题实验园,同时邀请区教师进修学校幼儿教研员参与指导研究,广泛调动有较好研究基础和前期经验的中心园教师参与课题活动,通过课题研究,既能实施课题计划,同时能达到园际之间分享经验,积累资料,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效果,从而促进本中心小学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成效,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及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4年9月)
1.成立课题组,撰写开题报告,对研究课题进行论证,查阅资料,收集课题学习资料,培训教师,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3.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并分组查阅资料,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10月——2016年2月)
1.专家讲学、观摩研讨。
2.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运用课例,两周集中一次观摩研讨,一课多轮、同课异构等研讨方式,在一次次“问题-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中研讨与分析,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并汇总。
3.课题组深入研究,加强理论学习,做好读书笔记。
4.建立电子网络资源库,每周用录像回放方式,分析记录。教学课例的文本将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成为某些问题解决的系列行动过程的记录、描述和反思,成为今后借鉴、学习和研讨的对象。
5.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期至少要提交一项成果,能够代表自己专业水平的教育论文、案例、科研反思、阶段总结、研究报告及有关课堂教学资料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和策略的理论体系。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年3月——2016年6月)
1.课题组成员总结研究,完成整个研究过程的整理,撰写结题报告。
2.征集有关课例、课堂片段、案例集、说课稿、论文集、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总结、研究报告、活动实录的音像资料等。邀请专家,对本次实验成果进行论证,编写课题研究的资料集。
(三)研究的预期成果:
1.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调查报告
2.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集
3.研讨课活动设计集
4.课例研究实录集
5.幼儿教师个人成长记录集
6.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总结
7.课例研究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报告
8.课例研究活动的音像资料
七、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负责人曾参与研究省级课题《农村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已顺利结题并获省级优秀课题;作为核心人员参与的市级课题《幼儿园环境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园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已顺利结题。在实际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本课题着眼点集中,指向明确,与现实的教学活动息息相关。本课题负责人及成员都是从事一线教学多年的中青年教师,年富力强且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相信通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使本课题的研究获得圆满成功。
资料设备方面主要借助于幼教书籍、期刊、影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科研手段方面采取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相结合、课堂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校本钻研和专家引领相结合,在立足园内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拟邀请区研训中心幼儿教育方面的专家作现场指导和讲座。
八、研究计划
(一)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第一阶段:实验起步阶段,2014年5月至2014年9月。成立课题组,讨论、撰写开题报告,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策略,明确课题研究的人员及分工,建立课题专题Q群,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并分组查阅资料。
2.撰写开题报告,请区教师进修校幼教专家对研究课题进行论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3.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4.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认真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明确方向,拓展思路,用《指南》、《纲要》的教学理念指导目前的课堂教学,付诸行动。
5.按计划正常开展教师的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活动。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阶段,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全体成员参与研究,形成教学个案、课堂教学实录、阶段反思、教学反思等。
1.撰写论文,共同分享研究成果。
2.注意收集具体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完成阶段研究报告。
3.完成课题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全体课题组成员参与研究报告、论文集、教学实录集、课例整理集的汇总。
1.完成教师个人成长记录集,形成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2.研究论文及成果汇总,形成本课题研究成果集,请上级专家进行成果鉴定。
(二)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1.研究报告:中期评估报告(2015年10月)、结题报告(2016年6月)。通过专家评估组的评估,并力争获得好评。
2.教师论文集:每位课题组成员有1~2篇教研论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至少3篇。
3.课例整理集:编制公开课例集装订成册。
4.课堂实录集:公开课例实录光盘刻录并装订成册。
5.教师个人成长记录集:装订成册。
九、研究组织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 |
||||
姓名 |
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专长 |
分工情况 |
林淑钦 |
副高级 |
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心幼儿园 |
幼儿教育 |
全面负责课题的组织实施 |
林秀花 |
中级 |
莆田市秀屿区教师进修学校 |
教学管理 |
理论指导 |
林金霞 |
中级 |
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心幼儿园 |
幼儿教育 |
实践研究 |
黄丽红 |
中级 |
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心幼儿园 |
幼儿教育 |
活动实录、教学观摩展示、阶段小结收集等 |
林彩虹 |
中级 |
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心幼儿园 |
幼儿教育 |
活动录像、刻盘,课例收集 |
林丽辉 |
中级 |
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上塘幼儿园 |
幼儿教育 |
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实录、研讨记录收集 |
许丽萍 |
中级 |
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心幼儿园 |
幼儿教育 |
论文、教学实录收集 |
许秀容 |
中级 |
莆田市秀屿区东峤前江幼儿园 |
幼儿教育 |
课题会议记录、信息宣传报道收集 |
许振靖 |
一级 |
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心幼儿园 |
幼儿教育 |
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实录、学习笔记收集 |
林 |
二级 |
莆田市秀屿区东峤中心幼儿园 |
幼儿教育 |
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实录、教学反思收集 |
十、研究经费保障
幼儿园能够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包括资料添购查询、外出调研培训、专家指导鉴定、成果印刷出版等专项费用。
1.第一阶段:2000元,用于购买课题研究理论书籍,订阅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教育教学期刊。
2.第二阶段:8000元,为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提供必要的交通费及适当费用补贴,请专家的辅导费、招待费等。
3.第三阶段:3000元,研讨会、交流及科研成果的总结与推广所需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