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国求雨--《道西游》第七十篇
(2017-11-14 10:40:22)
标签:
国学文化 |
分类: 道西游 |
道西游第七十篇凤仙国求雨
话说三藏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前方见一城池,乃天竺国外郡。三年滴雨未下,正张榜招仙求雨,行者把东海龙王敖广请来,龙王说凤仙郡侯冒犯了上天,让大圣请玉帝降雨。行者来到天上,玉帝说,三年前,凤仙郡侯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朕立三事,一座米山、一座面山,米山旁有一只鸡米吃,面山旁有一只狗舔那面。悬一尺三四寸长的金锁,下有一盏灯燎那锁。鸡吃完米,狗舔完面,灯烧断锁,才肯下雨。
行者别了玉帝怒喝郡侯,郡侯说出实情,因妻不贤,恶言相斗,发怒推倒供桌,狗来吃了。大圣告诉郡侯,作善即可解。郡侯磕头礼拜,答天谢地,引罪自责,感动了上天。建四人生祠“甘霖普济寺”。
先看书面解释。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人们常“聊天”、“说地”,某种契机,会说出不敬的话。我们脚踩大地上,让我们很踏实;天降甘露,农作物蓬勃生长。我们吃这些农作物、吸收天地精华而生存。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天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看见天地,天地就在我们心中。不敬天地的时候,也就是不敬自己,伤害的还是自己。这里的郡侯,伤害的就是一城百姓。
这一难如何解,行善就可以,很简单、很容易实行。就像道德经这一章讲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行,但是天下没有谁能理解,能实行。
所谓行善,心里去想好事的时候,能量是具足的,想不好事的时候,能量就会不是这么足。可以通过简单的人体工程学,包括O环去测试。心中想好事的时候,力气会很大;想不好事的时候,力气就会减小;有害人之心,哪怕是个念头,也是伤害自己。
我们看一个细节。一只鸡、一只狗、一盏灯,对应酉时、戌时、亥时,天暗需要一个灯,阴的状态。这里是指阴德不够,需要行善祭拜积德。老话说要积一些阴德,就是这个道理。
祭拜天地,我们所看见的天地,是身体所化,尊重天地,就是尊重我们身体及内在。身体是靠五脏六腑协同协作来去完成的,包括其他的一些器官,我们祭拜就是让内脏休息,让我们身体器官得到尊重、得到休息。
试想,有人给我们供养能量,我们从来没有感谢过他,他还源源不断持续给我们能量,时间长以后,他铁定会不高兴,所以我们内脏零件总是出问题。我们尊重眼前的一切,就是尊重自己内心的显化,尊重以后,包括细胞血液各方面,能量是非常正的,会让我们身心非常舒服。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这一难最后求雨求来了,和道德经这一章最后一句也是非常相应的。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行,只要实行就可以了。当我们有一个好的想法的时候,对方如果不了解我们、没有经验、不能帮助我们,可以不用和他说,因为你和他说的时候,他的思路没有这么宽,你的路就走不通了。如果你找一个有经验的人说,你只需要照他的话去做就可以。
举个例子,老师经常遇到想要考世界记忆大师的人,每个人肯下功夫练都可以。
无论走什么路都是自己的选择,如果少走弯路,行进目标会更快,如果再加上敬天礼地,就是保护好我们的身体,做事速度会加快的。
一路西行,快到地方了,非常累了,身体是很重要的。最开始的时候是什么都不重要,到后面发现什么都重要了。想知道后面有什么是重要的,我们一起期待下一难,这一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道德经第七十章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译文]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