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佛收魔--《道西游》第六十三篇
(2017-10-23 13:20:45)
标签:
国学文化 |
分类: 道西游 |
道西游第六十三篇请佛收魔
这里又重复一个道理,孙悟空斗不过三个妖怪,最后没有办法,然后请到了佛祖。为什么?因为是佛祖让他们去取经的,所以他找佛祖,去降服三个魔头。对照现实生活,很多老板抱怨员工什么事都做不了,最后还得自己亲自出手,其实这就相当于佛祖的状态。老板是佛祖状态,员工像孙悟空,孙悟空能力大,其实很多事都做不了。因为这个事情你让做的,很多事情还得是您去解决。所以当老板遇上这样的员工的时候,不用抱怨,你让做的,必然你去承担。
我们看一下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为无为,事无事”,以无为的态度,然后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务,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不用去滋事,这样才是有所作为的处事方法。
“大小多少”,大生于小、多生于少,刚开始可以慢慢做,如若去做大,必然从小处去做。“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出现问题了,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去入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一定要从简易地方入手,否则就做不起来了。大事一定要从微细的地方做开端。
妖怪去吃唐僧师徒,本身也是一个大事,他们又知道孙悟空难斗,这件事没有做细,也就不能去吃到唐僧肉。从唐僧的角度,唐僧这一路练的就是胆大心细,同时认可信任等等一切人的性情需要去磨练的,都经历了,所以说他的经历才是取经的过程。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毕竟很少能去兑现。为什么会这样?当我们做出来公众承诺时候,压力也随之而来了。这时你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就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为容易和困难是相对的。我们之前讲的困难也是心中所化,容易也是心中所化。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就是唐僧,他最后取得真经也要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我们结合之前讲的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任何事情我们埋头去做,把任何事情都看作是困难,就没有困难了。什么是困难,困难就是人们认为的困难。如果圣人去解决人们认为的困难的时候,终究也就没有困难了。
最后解决困难的是谁呢?是佛祖。佛祖观音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增加唐僧一行人的信心,增加了他们对佛的信心。从这一难当中孙悟空唐僧已经发现,越到后面越困难,没有佛祖菩萨支持已经很难过去了,在这一路上,当他们刚生出来一些信心,一些骄傲的心,马上就会被打回去。其实是告诉我们,人一直要有谦卑的心态。
他们过了非常难过的狮驼岭一关,后面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共同期待下一难,这一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