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西游》第十四章篇 请求灵吉
(2017-07-24 08:49:49)
标签:
国学教育经典文化 |
分类: 道西游 |
很多朋友看到这一难时有疑问,“请求灵吉”这算什么难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悟空他们把黄袍怪手下的虎先锋打死以后,他们不敌黄风怪,唐僧也被抓走。这时候悟空化作小虫,告诉唐僧请师傅放心,偶然之间听到妖怪最怕灵吉菩萨。这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想找灵吉菩萨来帮忙。好,找灵吉菩萨,为什么西游记把它设为一难。
试想我们遇上困难以后,往往会有相应的办法应对而出。可是呢,我们去找解决办法的时候,是不是就和磨难是一样的?找什么人?去哪里找?找到了,对方愿不愿意帮忙?想想咱们工作生活,找人帮忙,是不是跟磨难也差不多。
那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这么想。既然把找菩萨定为一难,和降妖也没有什么区别。那同样,可以把每件事情都当成好事,即使遇上困难也当成好事。
我们看“难”字怎么写,左边一个“又”,右边一个“佳”,有难的时候,或者去做什么难事的时候,可以理解为“又见佳境”。如果做任何事都往好处想,做事的时候,心态就会积极,心情也会愉悦,也会给身边的亲戚朋友带来愉悦的感觉。
这一难对应的道德经第十四章,看看它们的关联。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书本上解释,夷是一个无色的状态,“希”是无声的状态,“微”是无形的状态。这三个状态,就好比是我们处理问题时,看不见颜色、听不到声音、摸不着形状。我们去处理相应事情时候,都是一种未知状态。
我们试想一下,既然“已知”是一条道,“未知”何尝不是一条道呢。所以说,都是一条道。我们去想“未知”这条道,如果“已知”这条道已经是困难了,那么“未知”这条道,它就不是困难。
往往我们做事时,是把双重困难加在自己身上。现在我们试想,任何一件事情,把已知和未知的中间放在一个中心点上,那么,按照地球两极去走,像磁铁那样它们是相互吸引的。要不然它们也不会在一起啊,它成就不了现在的你。
所以,未知是看不到、听不到、摸不着的。我们可以想一下,自己以前是不是很艰难的走过来,如果是的话,那后面就会很轻松。如果说,已知的是困难,我们可以理解,未知的就是轻松。
轻松的是什么?轻松,是外部的轻松,而内心不轻松。因为,你的过去是已知状态。而未知状态呢,是外部轻松,而内心不轻松。
所以说,内心还要仔细认真的去处理。试想孙悟空,去请求灵吉菩萨的时候,他是去求人。求人的话呢,就得要低声下气,这个就和我们现在人事是一样的。
灵吉菩萨为什么要帮他?首先来讲,最初的原因,还是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的初心和发心。他的发心就是去取经。这个发心灵吉菩萨是认可的,他会出手相助。
另外呢,灵吉菩萨也知道黄风怪和如来的一些来龙去脉,所以他出手去帮了。看过电视的朋友都知道,他给了孙悟空一颗定风丹。
定风丹,也叫定心丹。悟空是由于邪风受阻,就像我们做事的时候,开始去做已经很艰难了,由于发心是火热的,所以我们一直往前走。可是呢,不定什么时候会有一些风吹草动,风吹草动的时候,就会让我们停滞不前,也就是说,有股邪风进来。
前提是,你的发心是利益众生,对大众是有帮助的,当邪风进来的时候,就需要有定风丹。需要定风丹,就要去找灵吉菩萨。试想,我们遇上这困难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去找相应老师,因为他是属于是佛菩萨的状态。注意是相应老师,可以定住你的心的老师。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我们看后面一句的解释。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
那么我们可以试想,这个答案已经形成了。
也就是说,孙悟空去找灵吉,这个答案已经形成了。那么他去找灵吉,是灵吉菩萨帮他收,还是帮他找援兵,或是给他一些法门,具体的方式是不固定。我们做事也是一样的,这个人帮我,他可能全力去帮,也可能提点一二。具体的形式,要看我们自身有什么样的能力,然后与我们自身能力相结合来确定。
实力相差太悬殊,就需要别人全力去帮。若自己还有能力,也许别人给我们提示一二就可以了。我们看这一难,灵吉菩萨知道孙大圣他还是想去出心中这口气的,毕竟是黄风怪吹坏了孙悟空的眼睛。所以,灵吉菩萨,给了孙悟空一课定风丹。
我们可以回忆电视里那个镜头,黄风怪还在吹那个风,孙悟空站那儿哈哈大笑,我有这个定风丹了,你吹不动我了。其实呢,自己种下的因,还得自己去尝这个果,后面还是菩萨出手,把黄风怪收了,并且跟孙大圣讲明原因没让他伤他。
这里我们可以试想,当我们已经为人师的时候,我们再去帮人,要根据这人的能力,加以点拨就可以了。他会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更尊敬我们。
作为学生,当我们跟老师学习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自身的能力提上去。不能对自身不自信,因为你这些能力也是靠你吃苦去得来的,你要认可自己。如果你自己不认可自己,老师当下也是不认可你的状态。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同时也能认识道的规律。我们去想着解决问题之前,一定要先去想到,我想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想以什么样方式去解决的话,那这个问题就不容易去解决了。这一难也告诉我们,要分析的性格。如果你像孙悟空那样,其实你只需要某个环节帮一下就可以。老话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我们清楚自身的性格,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就能更好的往前去走。
敬请期待下一篇。
《道西游》第十四篇就到这里,谢谢您的聆听,感谢关注静闻道。诵道德经,读西游记,欢迎留言互动探讨,一起《道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