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最强大脑曹全全
最强大脑曹全全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371
  • 关注人气: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西游》第一篇  金蝉遭贬

(2017-06-13 15:47:52)
标签:

国学

经典

分类: 道西游


    金蝉遭贬,是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第一难。金蝉子,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话说金蝉子,无论是何原因,是因为不遵守一些规则,还是因为他主动请缨去传播相应的教义,是说金蝉子是下凡历练。不管怎样,总之呢,是选定去做这个事情。

那么我们看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论是前面哪一种状况,无论是他自己选择的道,还是说有人给他选择的道,其实都是选择了一条道这就和我们人生是一样的,我们人生无非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我们自己来去选择属于我们自己一条道。还有一种就是让别人给我们指出适合的道。

按照道德经去说可取之道,恒久的道。这个时候金蝉子选择一个非常道。非常的一个状态,可以被列为可取之道,因为这个别人没有走过。

取经,我们知道是取经之道取经的道路上,他能不能去的人寻求答案,每一步应该如何去做我们都知道,不能。给他划道的人,观音菩萨如来佛祖,他们为了考验肯定会告诉他。其他人,他们都没有走也回答不了。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说出来的话它就不是一个恒久之道。

你只能自己验证亲自实践,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才能去形成属于自己永恒的一个。就好比我们现在的工作。无论做哪项工作你自己就是唯一的。无论你问多少人,如果你自己不去走最后只是别人的道,和自己的关系就不大了。

“名可名,非常名”。从文字上解释可以叫出来的名字,就不是永恒的名取经路上经历八十一难每一难都有每一的名字。未来的难,叫不上名字;有名字的,都是已经过去的。如果执着于之前这些名,那么就很难去往后走。做过了就要适当的放下

所以人往高处走,一步一个台阶儿。每个台阶,它的纹理纹路都是不一样的虽然每个台阶的状态看起来差不多其实是有区别的,无论是高度还是它内在合成的成分都是有些变化

所以我们去看有些人说我一辈子就要做这个事业。可是他只是喜欢这个事业没有去看到这个事业背后能为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帮助那么当大势使这个事业遇到挫折,有些人就想是不是选错了等等然后一蹶不振、心灰意冷。其实最开始发的时候,没有去选择这个事业,到底可以帮助人们什么。

我们看金蝉子,他无论是怎么样下来的他后来去取经为了让大众脱离苦海从西游记这本书是这样的)。

金蝉子下来的时候他其实就是一个的状态,即使他有使命下来,可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不知道的是“无”的一个状态,无名天地之始”,那也就是说他是处于开始状态以前的种种,对于现在的他。只是无,只是一个开始。

    金蝉子又真真切切,有他的责任和使命。可以为理解为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说他的那个使命,其实是成就他的。就像母亲把孩子生出来生出来瞬间母亲就成就了孩子。那么他自己有自己的使命,只不过后面他要使命,要有找到他使命的这个过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字面解释,所以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这个无的状态,他现在其实已经在进行从小到大的一种历练他自己也是知道的需要这个历练。起码,你得能去和别人对话,别人能去和你正常对话,就是属于他当时成年状态。

这个过程当就好比咱们开始学习听各位老师去讲找咱们兴趣点,然后呢在社会上,历练几年。就是一个立业的状态立业之前有一个志的状态五十有五而志于学以前的时候,大概十四五就应该可以去出门儿了

中找寻应该去做什么。后来在大开坛讲经的时候,已经是位高师了,那么这期间肯定付出了很多努力那么那个时候是不是他心中所想要的如果真是他心中想要的话,当时点化他去取经的话,他就不会去了肯定是他心中还有疑问,也就是每个人心中每天都在做这个事情,就是去除心中的疑问

这个时候中一点的找着自己的这个奥妙以后就变成逐渐的就生出有哦,知道了,我要去做什么事情这时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字面解释,是常从有中去观察的运行。也就是说每个人开始有自己想去做事的时候就要按照自己的初心,按照自己的本心,矢志不渝的去做。这时候会发现困难重重。发现还没有做的时候呢,挺顺利的,刚开始想要去做或者发心去做什么事情困难都来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就是个考验过程就像这取经,就有八十一难,难过了,就成功了那同样的唐僧,他从小到大长起来的过程都是属于是他自己的一个磨难。这些难也都归到九九八十一难当中。

金蝉遭初始的第一难。那么他最后一难最终成正果了也就是说起始是什么,最后终结还是什么,这个圆就圆满了。

所以一开始这难就已经开始了。那你能不能一个一个去克服,你是选择克服还是选择逃避,这都是在于自己的心。

从开始到最后这两个都是一样的两者同出而异名。都是一样的道理只是名称不同,一个叫开始,一个叫结束。最后都是让我们去。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告诉我们,人都需要有经历,有经历就有经验有经验,人生才会丰富有经历人生才会饱满。

也就是说他找相应的使命,发开始去做事的时候,这个门就开了。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说,在他接了这个任务或者说人选定他的时候门就开了是属于自己的,有的是别人给他开的门

生活当中也是一样当你发心做事的时候你自己门就开了门里的世界,你要自己去走,你需要有这个经历。每个人的经历就是每个人取到的经。就像唐三藏取的经就是他的经历。如果是别人给开的门,也是同样一个道理。

唐僧,金蝉子从下来的时候他的门就已经开了,无论是他自己选择还是佛祖给他选择的。道德经来整理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唐三藏的第一难金蝉被贬,用道德经来这样梳理,您觉得有道理吗?欢迎您留言,我们一起探讨,用道德经的智慧解读西游记,跟曹全全老师,一起《道西游》。

今天先到这里,接下来《道西游》第二篇出胎几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