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全讲道德经》为曹全全老师原创。
圣人之言,随心转载,注明作者,以正传承。
开经偈
阴阳五行精气神
博古通今天地人
周公吐哺善若水
慈航济世度众生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居善地”。好的地方,怎么样是好地方。以前老人讲,买房子,买人多有市场的地方,方便。老人说,人多的地方就是有人气,能聚人气,本身就好,不好也好了。
“心善渊”,心越来越善。刚刚S老师测试,大家说让不好的到地里去,别回来了。说的时候,就已经入地里了,这是什么状态呢?这状态就是,都是好的。问题是,怎样保持,只要不生气,不给它引回来,包容,就保持了。因为习惯改了,是因为以前有这个习惯,有这个问题,把习惯改了,问题就不会出现了。
中午大家讨论找对象的事,说有人总找不着,问老师怎么办。习惯改了,换个习惯,就找着了。那可能会想,我得改很多习惯,怎么改,从小事改。举个例子,习惯吃饭的时候特别快,那就吃慢一点;习惯一天不喝水,现在一天喝八杯水,循环就快了,从小事习惯开始改。哪怕是出门,一般讲,男的先迈左脚,女的先迈右脚,是不是自己出门迈错脚了?那就换个脚,几天就找着了。
习惯,硬想着习惯改,是第一步,二十多天、三十多天就自然了,习惯成自然,怎么出门是右脚了,异性缘就有了。
“与善仁;言善信”,可以理解为有信用,换句话说,这话说出去它就管用。刚刚测试,S老师的身体,我一说什么,他身体就是什么。这是一个更高维度的,身体是三维的。你达到更高维度,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是言善信。
修呢,修的是这部分。人,衣食住行,两个人相互表达,大部分是用语言。语言可以让人非常舒服,也可以让人发怒。语言的能量非常高,“言善信”也体现在这里。
“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举手投足之间都有相应的能量会体现,所以到后面会说,“夫唯不争,故无尤”。你不争,真没事。但是一般人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再一想,人欠你天会还,什么时候还,都认可的时候,天才会还。此前上课,有人突发奇想测O环,我今天舍了100块钱,什么时候能回来,结果是二十年以后。二十年,早忘了这事了。
修行修行,把不对的枝杈都剪掉了,二十年就变成十年,变成一年。达到“道”的状态的时候,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就像调身体似的,老师说身体哪好哪就好,说哪不好,哪就不好,马上就回来了。你说这话,你就种下这个因,然后你自己去承担这个果,只不过承担的速度不一样。
这章讲的就是,让我们尽量让身体的那个黑度达到纯黑。规则之内的事儿,发心去做了,所有的事情都包容,多难受都包容。但不是初心所想的,多好的事儿,都挡在外面。这时你会发现,你活的很快乐,每天心安理得,这时候,是最舒服的一个状态。
一种是学知识,改变;一种是先从心里改变,再去学知识。这时候会发现,原来古代的一些礼节知识都讲到了,从新学,达到这个位置,再学一遍,状态又不一样,所以是一直都在这里面循环的过程。这是什么过程,就是黑的部分整个完成了,阴阳两边儿整个就完成了。那时候道德经、易经、黄帝内经,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所以它们是非常有智慧的书。
这一章,比字面解释的,大家有点听不太懂,讲的是一个“道”的感觉。如果有一天,在座的,有人无意当中接触了,修行这条道路,经历“见道”的那个过程,会发现,原来是老师讲的就是这个,很容易。
曹全全讲道德经第一次课第七讲
授课时间2016年11月27日
地点:天津大光明桥畔
曹全全
世界记忆大师终身荣誉称号
特级记忆大师终身荣誉称号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第二季捕风捉影挑战者
国际青少儿脑力锦标赛道德监督委员、终身形象代言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拦手门武术第八代传人
中国国学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天津分会会长
曾仕强老师良心读书会天津分会副会长
《用高效记忆法记英语单词》作者
《道德经》、《易经》、《黄帝内经》、《论语》、《大学》、《孟子》、《金口决》、《紫微斗数》、《药师经》、《金刚经》、《楞严经》、《法华经》等诵近万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