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曹克考辞赋作品艺术特色研究(王洛兵)

(2025-10-02 07:45:40)
标签:

文化

历史

情感

教育

时评

分类: 文学评论


 

 

曹克考辞赋作品艺术特色研究

·王洛兵·

 

一、引言:辞赋创作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曹克考作为当代中国辞赋创作领域的重要作家,其辞赋作品在继承传统赋体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个人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当前辞赋创作与研究领域,曹克考的辞赋作品以其题材扎根现实、语言守正传统、情感真挚饱满的特点,为当代辞赋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他的辞赋创作不仅展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与传承,也体现了一位当代知识分子对乡土、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与关怀。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曹克考辞赋作品的艺术特色,探究其在题材选择、语言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以期为当代辞赋创作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对曹克考辞赋作品的系统梳理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辞赋创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与转化。

 

二、题材扎根现实:家国情怀与乡土记忆的双重奏

2.1 地域文化的深情书写

曹克考的辞赋创作最显著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将创作视角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与故土人文,形成了接地气的艺术风格。他的辞赋作品不囿于传统辞赋的体物写志,更倾向于将视角对准现实生活与故土人文,既有对家乡明光山水风貌、历史沿革的细致描摹,也有对地方产业发展的关注,还包含对历史文化名人的追怀。

在《明光赋存》这部收录了曹克考2008至2023年间创作的75篇辞赋作品的文集中,上卷《山水明光赋》与下卷《淮东赋集》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作者对家乡明光的深厚情感与细致观察。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明光的自然风光,如《紫阳山赋》《跃龙湖赋》《灵迹湖赋》等,还深入挖掘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使辞赋成为承载地方记忆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例如,在《明光赋》中,曹克考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明光的地理风貌与历史变迁。这种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乡土的深厚情感,也使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2 历史人物的现代解读

曹克考的辞赋作品另一显著特色是对历史人物的关注与追怀,尤其是对那些具有家国情怀与文化贡献的历史人物的深入刻画。在《屈原赋》《曹雪芹赋》等作品中,曹克考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熟悉,更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赋予了这些历史人物新的时代内涵。

《屈原赋》刊载于《陕西诗词》2009年第六期,该赋缅怀了屈原的生平事迹与高尚品德,如原颛顼之胄裔,生楚国之丹阳。历三朝而勤勉,观七国而忧伤。律宪章而治乱,倡美政而谋强,歌颂了屈原追慕尧舜、举贤济世的理想,也表达了对其怀才不遇、投江殉国的惋惜与敬仰,辞藻典雅,情感真挚。

同样,《曹雪芹赋》刊登于江苏省红研会会刊《红楼文苑》2015年第十二期,此赋围绕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及其创作《红楼梦》的伟大成就展开,展现了曹雪芹坎坷的命运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从多个角度解读了《红楼梦》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2.3 现实题材的创新表达

与传统辞赋多以历史、神话为题材不同,曹克考的辞赋创作还大胆涉足现实题材,尤其是与当代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相关的题材,展现了一位当代知识分子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例如,《再生稻赋》就是曹克考关注现代农业发展与民生需求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农业科技的了解与关注,也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切与同情。这种将辞赋这一传统文体与现代农业题材相结合的尝试,体现了曹克考对辞赋创作的创新探索。

曹克考的辞赋创作不追求辞藻的华丽炫技,而是以真情为内核写屈原时,既歌颂其美政理想,也共情其怀才不遇的悲怆;写家乡时,字里行间满是对故土的眷恋与对地方发展的期盼;即便是创作《相思赋》这类抒情题材,也以细腻的生活细节传递情感,而非空泛抒情。这种以实写情、情随事出的笔法,让作品既有传统赋体的庄重感,又具备当代文学的感染力

 

三、语言守正传统:典雅性与流畅性的完美结合

3.1 格律严谨的传统根基

作为深耕传统文学的创作者,曹克考的辞赋严格遵循赋体铺陈叙事、对仗工整的格律要求,展现了对传统辞赋文体规范的深刻理解与尊重。他的辞赋作品在句式上长短交错、骈散结合,既保留四六句的典雅韵律,又避免过度堆砌辞藻导致的晦涩难懂。

例如,在《屈原赋》中,曹克考写道:原颛顼之胄裔,生楚国之丹阳;历三朝而勤勉,观七国而忧伤。这几句既符合传统赋体的对仗要求,又具有流畅的节奏感,展现了作者对传统辞赋格律的熟练掌握。

曹克考的辞赋创作在结构上也遵循了传统赋体的基本框架,通常由序、正文和乱(或讯)三部分组成,体现了对传统文体规范的尊重与传承。这种对传统格律的坚守,使他的辞赋作品具有了传统赋体的庄重感与仪式感,也为作品奠定了坚实的文体基础。

3.2 典雅流畅的语言风格

在语言表达上,曹克考的辞赋作品兼具典雅性与流畅性,既保持了传统辞赋的文学韵味,又避免了过于晦涩难懂的弊病。他的辞赋语言既善用典故增强文化厚度,又以通俗化的表达传递情感,让传统赋体在当代读者眼中可感可懂,打破了辞赋必艰深的刻板印象。

例如,在《曹雪芹赋》中,曹克考不仅运用了与《红楼梦》相关的典故,还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曹雪芹的生平与创作历程,使作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易于当代读者理解与接受。这种典雅而不失流畅的语言风格,使曹克考的辞赋作品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也具备了当代传播的可能性。

曹克考的辞赋作品还体现了对语言音乐性的重视,他善于运用平仄、押韵等手段,创造出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的语言效果。这种对语言音乐性的追求,使他的辞赋作品不仅可以阅读,也适合朗诵与传播,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3 文体互参的创新尝试

曹克考辞赋创作不仅坚守传统,还大胆尝试文体互参的创新手法,将诗、词、曲等不同文体的特点融入辞赋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文体互参的尝试,使他的辞赋作品既有传统赋体的庄重感,又兼具诗词的凝练与曲的灵动。

在《千韵品红》这部收录了曹克考1234首诗楹联的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不同文体间自由转换的能力与才华。这种文体互参的创作实践,不仅丰富了辞赋的表现手法,也为传统辞赋的当代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曹克考的辞赋作品还体现了对现代语言的灵活运用,他善于在保持传统辞赋语言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口语的鲜活元素,使作品既不失传统韵味,又具有当代气息。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他的辞赋作品在当代语境中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与传播力。

 

四、情感真挚饱满:情实境真的艺术追求

4.1 乡土情怀的深度表达

曹克考的辞赋作品最动人之处在于其真挚饱满的情感表达,尤其是对家乡明光的深厚情感。《明光赋存》被评价为一部用时光为明光写就的告白书',饱含着浓浓的乡土情怀。这种乡土情怀不仅体现在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赞美上,也体现在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上。

在《明光赋》《紫阳山赋》《跃龙湖赋》等作品中,曹克考通过生动的描写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家乡山水的深厚感情。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明光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作者对家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理解与感悟,使作品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深度。

曹克考的乡土情怀还体现在他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与传承上。作为方志与家谱研究学者,他对明光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这些知识在他的辞赋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例如,在《明光赋》中,他不仅描绘了明光的自然景观,还追溯了明光的历史沿革,使作品成为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4.2 历史追怀的情感共鸣

曹克考的辞赋作品在情感表达上的另一特色是对历史人物的追怀与敬仰,尤其是对那些具有家国情怀与文化贡献的历史人物的深厚情感。在《屈原赋》《曹雪芹赋》等作品中,曹克考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熟悉,更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赋予了这些历史人物新的时代内涵。

在《屈原赋》中,曹克考既歌颂了屈原美政理想的崇高,也表达了对其怀才不遇的悲怆的共情。这种对历史人物情感世界的深入挖掘,使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力,让读者能够跨越时空,与历史人物产生情感交流。

同样,在《曹雪芹赋》中,曹克考不仅展现了对曹雪芹生平的了解,还深入挖掘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这位文学巨匠的敬仰与同情。这种对历史人物情感世界的深入刻画,使作品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情感层次与深度。

4.3 时代关切的现实情怀

与传统辞赋多以历史、神话为题材不同,曹克考的辞赋创作还展现了对当代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体现了一位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在《再生稻赋》等作品中,曹克考关注现代农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展现了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与深入思考。

《再生稻赋》获全国诗歌散文大赛特等奖,该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农业科技的了解与关注,也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切与同情。这种将辞赋这一传统文体与现代农业题材相结合的尝试,体现了曹克考对辞赋创作的创新探索,也展现了他对当代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曹克考的辞赋作品在情感表达上不追求表面的热烈与张扬,而是注重情感的真实性与深度,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入的思考,展现出对生活、对历史、对现实的真挚情感。这种情实境真的艺术追求,使他的辞赋作品具有了持久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感染力。

 

五、艺术成就与当代价值

5.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

曹克考的辞赋创作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在于他成功地实现了传统辞赋与当代语境的融合创新。他的辞赋作品既保持了传统赋体的基本特征与美学特质,又融入了当代社会的现实内容与表达方式,使这一古老的文学形式在当代语境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曹克考的辞赋创作不局限于传统辞赋的题材与表现手法,而是大胆涉足现实题材,尤其是与当代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相关的题材,展现了一位当代知识分子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这种对现实题材的关注与表达,使辞赋这一传统文体在当代社会中具有了新的功能与价值。

在语言表达上,曹克考的辞赋作品既保持了传统辞赋的典雅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语言的鲜活元素,使作品既不失传统韵味,又具有当代气息。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他的辞赋作品在当代语境中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与传播力。

5.2 地方文化的记录与传承

曹克考的辞赋作品对地方文化的记录与传承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明光市家文化研究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曹克考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与深厚的感情,这些知识与情感在他的辞赋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明光赋存》这部作品集中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明光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相关,这些作品不仅是作者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地方文化的系统记录与整理。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明光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自然风光特色,使辞赋成为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曹克考的辞赋作品还对家乡的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刻画与追怀,如在《明光赋》《牧羊山赋《大横山赋》《大淮浮山赋》等作品中,他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赋予了这些历史人物新的时代内涵。这种对历史人物的现代解读,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入理解,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5.3 当代辞赋创作的启示与借鉴

曹克考的辞赋创作对当代辞赋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首先,他的创作实践表明,传统辞赋在当代语境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表现力,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

其次,曹克考的辞赋创作展现了现实题材在辞赋创作中的可能性与价值。他大胆涉足现代农业、地方发展等现实题材,使辞赋这一传统文体在当代社会中具有了新的功能与价值。这种对现实题材的关注与表达,为当代辞赋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最后,曹克考的辞赋创作还展现了情感表达在辞赋创作中的重要性。他的作品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打动读者,使辞赋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这种对情感表达的重视,为当代辞赋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六、结论

曹克考的辞赋作品以其题材扎根现实、语言守正传统、情感真挚饱满的艺术特色,在当代辞赋创作领域独树一帜。他的创作实践不仅展现了对传统辞赋文体的深刻理解与传承,也体现了一位当代知识分子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为当代辞赋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曹克考的辞赋创作在题材上扎根现实生活与故土人文,既有对家乡明光山水风貌、历史沿革的细致描摹,也有对地方产业发展的关注,还包含对历史文化名人的追怀。这种对现实题材的关注与表达,使辞赋这一传统文体在当代社会中具有了新的功能与价值。

在语言表达上,曹克考的辞赋作品既保持了传统辞赋的典雅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语言的鲜活元素,使作品既不失传统韵味,又具有当代气息。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他的辞赋作品在当代语境中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与传播力。

在情感表达上,曹克考的辞赋作品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打动读者,尤其是对家乡明光的深厚情感与对历史人物的追怀敬仰。这种情实境真的艺术追求,使他的辞赋作品具有了持久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感染力。

总的来说,曹克考的辞赋创作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地方文化的记录与传承、当代辞赋创作的启示与借鉴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当代辞赋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他的创作实践表明,传统辞赋在当代语境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表现力,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如何使这一古老的文学形式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转载】曹克考辞赋作品艺术特色研究(王洛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