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级故事(之三)
(2022-11-01 16:30:47)
标签:
随笔 |
分类: 班级记事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田铠硕
题记:
每接手一个班级,就能发现班里那些需要个别关爱的孩子。因为诸多的原因,孩子们在身心、学习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因为父母离异,疏于管理;有的是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有的长期忽视,放任自流。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原因在其中。作为班主任的我,尊重每个孩子,看到孩子们的不同,用爱心和耐心浇灌,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说起我们班的田铠硕,让很多任课老师都头疼不已。基础薄弱,智商没问题,整天摆出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每每劝他能学一点儿是一点儿,他不屑一顾地说:“我们家有厂有花不完的钱,学习有什么用?”他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上课时,书不掏,笔不拿,干坐着,百无聊赖之时,就开始搞小动作。或趴在桌子上撕小纸片,或趁后面同学不注意,将邻桌的文具悄悄藏起来。同学回答问题时,他故意提高音量说出一个非同一般的答案,以此吸引大家的目光。每每这个时刻,他的脸上都会露出得意而又带着挑衅的笑容。上课时,侧着坐,歪着身子,头扭得像拨浪鼓似的。有时会将腿伸出去,后背靠着墙面,惬意地依靠着。几乎每天的课上,他都会故技重施地上演着这一幕幕。英语老师气愤不已,严厉斥责他应该好好学习。他的脸上立刻显现出一副不屑的神情,带着几分戏谑的笑容,竟然能理直气壮地说:“从三年级起,我从来就没学过英语……”那气势仿佛是壮士一般,丝毫没有觉察出自身的问题。以致于所有代课老师都不约而同地向我提出建议:有他在的课没法上,让他离开。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少年,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对待他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不是简单的说服教育就行的,而且需要长期的关注与指导。于是,我首先和家长进行沟通,告知孩子在校情况。对于孩子的举动,家长也有所觉察,也是苦于没有好的办法。他在家一个样,在学校是另外一个样。只要不谈学习,其他的事情好说。他妈妈说起来也是苦不堪言。“是问题总要想办法解决,咱们共同努力吧。首先是端正学习态度,改变学习习惯……”我们商量根据孩子的问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步子放慢一点,给孩子设置一个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目标。第一步让孩子明确努力的方向:上课时学会听课,不随意动别人的东西,打扰同学学习。我们约定,不按要求做,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在校与在家的表现,做到奖惩分明。第二步是及时的监督与指导。课堂上不学习,扰乱别人时,我会用眼神提醒,话语提示,并鼓励身边的同学一起帮助他改掉不良的习惯。遇到一再违规时,我将兑现惩戒,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写下来,并进行反思,提出改进计划。第三步提要求。学习习惯得以改善,要求逐步提高。作业按时写,作业有质量写……课堂听课时,不仅会听,还要学会想,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听到要求时,他面露难色:“老师,我做不到……”“不做怎么知道做不到,老师相信你。”他欲言又止,一副苦不堪言的样子。而我一如既往的监督他。慢慢的,他有了一点儿变化,作业能写了,上课时也能专注地停一会儿课了。当课堂上,他有事情可做时,捣乱的行为和举动就少了一些。第四步:赏识与鼓励。每每发现他身上一点儿的进步与变化,我就不吝送上我的“高帽子”。“看,田铠硕写了一张了。”“瞧,田铠硕写对了。”……他常常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脸上闪过一抹不易觉察的红晕。在家校共同携手之下,孩子转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