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的扁平化管理

(2019-08-04 18:32:26)
标签:

扁平化管理

分类: 学校办学


结构层级为:校长——四处一室——教师、学生。四处一室即:初一年级处、初二年级处、初三年级处、后勤保障处、校长办公室。

在该管理模式下,将原有的教导处、政教处功能化整为零,分散至各年级处。三位副校长既分管一条线(教学线、政教线、后勤线),又协助管理一个面(年级处),每个年级处设正、负主任一名,分别配教学、德育级组长各一名。

科组长与备课组长合二为一,由科组长担任,主要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每年级各设科组长一名,在这三个学科中,初三级科组长为中心科组长。

各年级处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心,年级主任就相当于一个“小校长”,承包负责一个年级。

为避免四处一室之间的条块分割问题,各线副校长、校长办公室主要是协调、统筹各线、各部门工作。

其主要优势是:

第一、管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

这种组织结构,使年级主任的权力扩大化,年级主任要独立处理年级的教学、德育工作,负责教师分工与管理、年级教研活动、学生管理工作等。

第二、运转机制灵活,反应迅速。

学校管理中,最终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而解决一线教师和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则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年级处主管行政处在本年级中,与教师、学生联系紧密,一旦发现问题,有权有责立即将问题在基层中解决,年级的决策也可直接在本年级中得到第一时间落实。

第三、年级主任承包,责任明确。

实行年级主任承包责任制,责、权、利明确,我的地盘我做主,年级工作主动性强。另外年级的承包,也营造了竞争氛围,一个年级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另两个年级就坐不住了,在课间操上,三个年级更是你不让我,我不服你。

第四、针对年级特点,服务师生。

每个年级的特点不一样,初一听话,初二逆反,初三升学,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在扁平化三级管理模式实施中,也应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避免条块分割,分崩离析。

管理层减少,与之相应的是职权扩大了,部门间的协作增多了,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条块分割、遇事推诿扯皮、相互掣肘。这其中副校长的作用很重要。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共同解决问题。

第二、加强能力培养,独当一面。

年级主任的管理能力决定了该年级的工作是否顺利开展。

第三、任务拆分叠加,工作量大。

原有的一件工作,可由某部门的一个人承担,从组织、落实、到检查,一名主要行政可跟踪到底。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后,一个任务被分解为三个任务,分别下达到三个不同的年级,这样年级主任的工作量会在无形中叠加。

第四、科层制扁平化,孰优孰劣。

组织理论之父韦伯所提出的科层制管理模式,主要缺点在于等级制明显,需要层级的权威作为基础。其二执行与反馈效率低。也正因由于此,科层制在现代组织结构中遭受批评。

事实上,不仅是学校、即使在IBM、微软、Intel等产业巨头的组织内部,也从来没有谁是真正否定了科层制。

在学校的管理中,采用何种形式,要看学校的实际情况,较少规模的学校科层制较有有效,对于规模较大的学校不妨采用扁平化管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