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心中的理想教育之家庭教育

(2016-02-21 13:09:02)

我心中的理想教育之

                   ----家庭教育

绩溪县适之学校东区 胡爱云

   做了二十多年的教书匠,自以为每天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传道授业解惑,面对着学生的平均分,内心的自豪感弥漫,最近得闲翻看了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内心泛滥,反思自己的教学之路和教学环境,觉得与我心中的理想教育相去甚远,我心中的理想教育应该是这样的:

家庭教育应重视孩子的品质和健康人格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马加爵、药加鑫、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以及媒体经常曝光的诸多中学生违法犯罪案件让人反思,痛定思痛,我认为孩子的品质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养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以人为本”的共识。而我发现,我们的教育现在是“智肥红瘦”,整个教育活动笼罩着“唯智主义”的阴影,家庭教育的核心,本应该是父母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通过亲子共同生活、交流、沟通,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与身心。但,现今的家庭教育,却逐渐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在学校老师的强势要求下,家长逐渐变成了孩子作业的监督员和批改员。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变为功利的分数与成绩的关系,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完全聚焦在学习上,这种家校合一,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家长在学校的强势要求下,不得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尤其是成绩),这使得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内容只有成绩而无其他,孩子与父母变得“疏远”,孩子忘记了感恩,这种异化的家校合一,害莫大焉,所以我呼唤,让家庭教育回归,引导家长重视学生的成长、成才,父母是天生的教育家,父母的高度决定于孩子的高度,相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养成、行为习惯等方面影响更为深远,家庭环境和家长教育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整体竞争力和个人发展。所以,我心中理想的家庭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同时要建立新的评价理念,要改变“唯智主义”的评判标准,让家庭回归到本位上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