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学课程化助力实生长——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第一小学“生长课程”线上教学案例

云学课程化
新冠病毒来势凶猛,为加强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减少疫情对正常教学的影响,“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学习模式应运而生。这既是抗战疫情的应急之举,也是各地学校“互联网+教育”的有效应用和成果展示。常德市武陵区第一小学基于“自由创造、自在生长”的办学理念,及时开发丰富多元的“生长课程”,扎实助力学生成长。将战“疫”先进事迹教育和防疫知识、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文化知识、艺术欣赏、家庭劳动等充分融入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理性思考,在这段特殊的“疫情”时期中把握“生活教育”的契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德育先锋,网络“云”集,滋养爱国情怀。
1. 云升旗——我是护旗手
没有校园嘹亮的广播、没有整齐的队伍,但全体师生仍然能够共同迎接每周一庄严的升旗仪式。孩子们穿好校服,戴好红领巾,按时守在手机、电脑前。当国旗冉冉升起,师生肃立、敬礼,千名师生隔着屏幕共唱国歌,一场场“云升旗”隔着屏幕在千万小家中举行。特殊的升旗仪式让孩子们懂得:我们每个人都是护旗手,有五星红旗的地方便是“中国”。尽管疫情肆虐,却阻挡不住爱国之情;越是在灾难面前,越要爱国弥坚。
2.云队课——我是接班人
3.云写信——我向您致敬
正在发生的疫情,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翻开这本书,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太多太多感人肺腑、振奋人心的瞬间,太多太多可歌可泣的战“疫”英雄 !一次次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孩子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致敬抗疫工作一线最美的逆行者。
4.云家访——我甚是想你
疫情全国告急,湖北全境隔离。学校13位学生被隔离湖北,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班主任老师以“云家访”的形式送去学校的关怀,用视频电话“叩开”学生的心门。云端上相聚,心与心交流。
唐捷老师正用网络视频给远在湖北的学生安排日常学习计划。
5.云制作——最好的未来。
常德市武陵区第一小学管弦乐团、合唱团“云制作”《最好的未来》,大家用声音,在这特殊的时刻,共同期待春暖花开,期待最好的未来。
(二)心“宽”体“健”,积极生活,共育生命之花。
1. 为心赋能 “疫”净花开
居家抗疫期间,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熊环精心制作心理健康小游戏,引导孩子们用游戏化解焦虑,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以阳光心态抗击疫情!
2.
生命的凋谢让人唏嘘感叹,温暖的故事和英勇的行为让我们热血澎湃,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让我们颇感荣光。李贻琳老师直播话“疫情”,让每一个孩子在战“疫”中懂得敬畏生命,致敬英雄,年少有责。
李贻琳老师正在上网络直播课《冬天的“礼物”》。
3.
在这全民宅家的特殊时期,吴新军老师自制运动小微课,让孩子们宅家运动,健身心,强体魄!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刘小芬老师和家人录制亲子运动小微课,增进亲子关系,乐在其中。
(三)立足学科 、寓教于乐,牢固学习之本。
学科教育是学校强校之基,文化学识是学生的固学之本。为高效推进疫情期间的学科教育,学校汇集了中坚力量,用最优师资打造“助力”系统。同时,充分挖掘家长主动性、学生积极性推进家校合作,构建了以教师——家长——学生为一体的“学习互动”体系。
1.
为保障“停课不停学”期间教师的“导学”质量,学校多次开展“线上大教研,线下共成长”的主题教研活动,夯实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也用心为学生架起“空中学习”的桥梁。
学校以年级为单位,每周推出《武陵区第一小学学习生活指导方案》,科学制定居家学习计划,并自主开发学科“自学案”,让“学习目标”为指引,以“学习内容”为依托,用“学习步骤”稳效率,有条不紊地推进每日课程学习。
2.
疫情期间,家长成为了孩子的最亲近也是最特殊的老师,照顾生活的同时,肩负起了督学的重任,成为了“学习落实”的重要影响力量。为此,学校各班主任老师成为了家长的心理辅导员,肯定家长的付出,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稳定孩子的学习心态,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
疫情期间,学生依托“自学案”有效完成各科目的自学任务,并在家校群中积极展示学习成果。新奇的学习方式、新鲜的学习坏境、新颖的评价模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校针对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训练开发的特色课程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纷纷表示“乐在其中”。
(1)声临其境当“主角”,有模有样趣配音。
疫情期间,告别枯燥单调的死记硬背,孩子们“声临其境”,以主角的身份在故事里畅游,通过发音模仿、英语配音,在充满乐趣和情景的动漫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2)“百字作文”话生活,短小精悍“疫”情深。
语文老师指导孩子们用简短的文字,将这个假期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及时地记录了下来。
今天是我宅在家的第9天了。吃完饭我和爸爸就像往常一样看着常德全媒最新的报道“截止到2月5日,常德累计62例,武陵区16例”的消息。这个消息让我不由的感到紧张:“病毒感染的这么厉害吗?我们家会不会被感染啊?”爸爸似乎看出我的心思安慰我“没事的,只要我们多多预防,不往人多的地方走动,出门带好口罩。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国家和医护人员,你看我们全国出院的人数也有1189人呀。”听完爸爸的话,我的心终于平静了一些,不由自主地想对白衣天使们默默说一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四)艺术融合、“疫”彩纷呈,童享快乐美育。
生活本是一张白纸,人的活动,就是在这白纸上涂色。疫情期间,单调的宅家生活尤其需要色彩。学科跨界、创意融合——美育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斑斓的选择。
1.小小画笔 问安春天
陈琳老师把创意美术搬上了直播,陪伴孩子们在想象的空间里创造无限可能!
2.开心快乐去阅读
枯燥的阅读?单调的英文单词?没有灵魂的人物故事?英语学习不该这样一成不变,让我们跟boring say no!
同学们阅读英语小短文,根据短文内容画出心中的故事画。让喜爱色彩的孩子们不再深陷乏味的英语短文,变被动输入为主动输出,让孩子们在快乐中阅读。
3.思维导图绘古诗
低年级语文组教师让孩子们用思维导图绘古诗,以诗意战疫情,让孩子们在诗里读生活,在生活里品人生!
(五)生活达人,花样“宅”家,劳动最有滋味。
学校开启“社会生活课堂”,倡议各家庭取非常时期家政素材,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漫长的居家实践成为锻炼生活能力的好时机。
1.
宅家日子,同学们纷纷当上家庭小主人,样样事情学着做:叠被、扫地、洗衣、下厨……做得有模有样。用心的劳动,也是用心的感恩,体会父母在家务中给予的爱。时光在劳动中充实,且有意义。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才是美少年!
2.
因为疫情影响,有一部分学生住在乡下。正值春耕生产之际,孩子们也扛着锄头,背着种子,走向那广阔的田野。拔一拔野草,翻几块泥土,撒无数颗种子……孩子们在田野里放肆的奔跑,时而和小花小草说说话,时而和小溪小河聊聊天,时而和蝴蝶蜜蜂赛赛跑……在这间自然的教室里,体验着从来没有上过的课堂。今年的春色里,有不一样的味道,那是孩子翘首以盼的希望。
常德市武陵区第一小学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工作中,聚焦童年生活的质感,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能力,涵养社会责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素材,努力做到“寓教于乐”。构建以“德”、“智”、“体”、“美”、“劳”为内核多元课程丰富了学生疫情期间的学习生活,为学生的成长扎实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