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术语大全(一)

标签:
365 |
分类: 磁州、建阳、耀州窑 |
http://p1.pstatp.com/large/501000042727199351c
小编要说,建盏术语这个系列会一直写下去,随着建盏烧制技术的发展,会有新的术语出现。这篇文章探讨的是建盏釉色和烧制方法,其中釉色大类即为三种,至于鹧鸪斑(等同油滴)以及杂色釉暂且不论。
兔毫
兔毫釉是宋代建盏最为常见的釉色,以至于“兔毫盏”几乎成为建盏的代名词。宋人在为建盏釉色命名时很形象,兔毫就是兔子的毛啊。形成原理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中透析出均匀细密的丝纹条状,形同兔毛。毫有长短粗细之分,根据釉面颜色还分为金、银、灰、黄等品类。
http://p3.pstatp.com/large/501000042765b531812
兔毫|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当代仿古兔毫叶礼忠、叶礼旺两兄弟较有代表性,叶礼忠被称为“美毫王”,特点是毫粗且长。叶礼旺的兔毫则与宋代极为接近。
http://p2.pstatp.com/large/501000042741da4e72a
叶礼忠蓝兔毫作品(12公分束口)
http://p1.pstatp.com/large/483000a83f251104cdb
叶礼忠金兔毫作品(12公分束口)
http://p9.pstatp.com/large/486000a78eb17fdb500
叶礼忠蓝兔毫作品(9公分束口)
油滴
油滴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还没有发现,最早应该出现在十四世纪末日本文献《禅林小歌》中,是指在黑色底釉上分布的金黄色或者银灰色的具金属光泽的斑点。油滴是一种结晶釉,因此在宋代时烧制难度较大,目前存世的宋代油滴完整器极为少见,最具代表性的是藏于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的斗笠油滴大盏。
http://p3.pstatp.com/large/501000042789973da21
油滴|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目前建阳当地大多数师傅烧制的作品都是油滴,各有特色,在此只列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http://p3.pstatp.com/large/483000a83f64a1534c5
谢朝秋师傅作品(正常光线下拍摄)
http://p1.pstatp.com/large/486000a78f17f692f93
周建平师傅作品(正常光线下)
http://p2.pstatp.com/large/486000a78f2c6d9c355
林长明师傅作品(正常光线下)
http://p2.pstatp.com/large/486000a78f6b9bff46f
冯涌师傅作品(强光下拍摄)
http://p3.pstatp.com/large/483000a83f81d93d8fe
廖成军师傅作品(强光下拍摄)
曜变
《禅林小歌》中将曜变列为“建盏至高无上的神品”,就是指在黑色底釉上聚集着不规则的圆点,其周围焕发出以蓝色为主的耀眼的彩虹般的光芒。由于曜变的烧成难度极大,故仅存三件宋代曜变茶碗,分别藏于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大阪藤田美术馆和京都大德寺龙光院。其中静嘉堂所藏品相最佳,号称“天下第一晚”,是为国宝。
http://p1.pstatp.com/large/486000a78f5e1b47f72
曜变|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当代曜变作品在国内应该是还没有出现,即使出现了,小编对是否为一次烧成存疑。在日本,桶谷宁、林恭助两位的作品比较有代表性。
http://p3.pstatp.com/large/483000a83fdc9f783d7
日本·桶谷宁曜变作品
http://p2.pstatp.com/large/486000a78faedf57d4c
日本·林恭助曜变作品
http://p2.pstatp.com/large/486000a78fb21c53a1e
电窑
现代电窑原理是用电能转化为热能使窑内温度上升,当窑内达到一定温度时加入定量松木柴,使窑内生成适合建盏成型的还原气氛以及产生“落灰”。电窑的温度相对柴窑更好控制,气泡较少,目前建阳当地主要采用的就是这种烧法。
http://p3.pstatp.com/large/483000a83fe90f7b160
廖设生·电窑烧制
气窑
现代气窑一般采用煤气或天然气作为燃料来提升窑内温度,原理是通过控制进气孔和排烟孔来调整窑内一氧化碳浓度,营造出适合建盏成型的还原气氛。因气窑烧制建盏难度比电窑大,所以目前建阳当地极少有人用气窑烧制建盏。(因为几乎没有师傅烧气窑了,所以无图可配,强迫症的小编内心受到一万点伤害)
柴窑
柴窑采用“龙窑”烧制,使用松木作为燃料来提升窑内温度,与一般的电、气窑最大的差别在于松木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直接窜入窑内,在坯体上产生自然落灰的现象,松木灰里的一些无机物经长时间的加温与釉面产生化学反应,进而改变釉料的分子结构,使釉面色泽温润,层次丰富。但由于柴窑的温度很难控制,而建盏的成型温度区间又很窄,加之制盏所需的泥料含铁量高,所以柴烧建盏釉面极容易起小气泡。烧造难度很大,成品率很低,目前建阳当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孙福昆、熊忠贵两位师傅的柴烧作品。
http://p3.pstatp.com/large/486000a78fea6c85846
孙福昆·龙窑柴烧
下面小编就要放大招了,全部是孙福昆师傅龙窑柴烧作品的微观图:
http://p3.pstatp.com/large/486000a78fd203996d6
http://p1.pstatp.com/large/483000a83ff6f72331d
http://p2.pstatp.com/large/486000a7901d1c53c4f
http://p3.pstatp.com/large/486000a79004513000e
http://p3.pstatp.com/large/486000a7908d5effa96
http://p3.pstatp.com/large/501000042873c2a8c38
左手是盏,右手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