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西部玉器的特点

标签:
365 |
分类: 玉器世界 |
http://p3.pstatp.com/large/4870009766c11ae3b57
齐家文化玉器所用材料大多是就地取材或就近取材(这主要受制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其中也有少量的和田玉。其材质大体包括石、半石半玉、玉,还有绿松石、天河石等。所用玉料大多质地较好,有青白玉、白玉、黄玉、碧玉、墨玉、糖玉等,还有介于不同颜色之间的杂色玉。现代考古发掘和矿石开采活动表明,在齐家文化分布的广袤地域范围内,存在着丰富的玉石矿藏。其中,在武山、积石山、马衔山、祁连山等地都发现了玉矿,齐家文化地域范围也延伸到了青海的昆仑山山脉,而且在齐家文化玉器中也发现了不少疑似青海料的玉器。在齐家文化地域发现的玉石矿藏中,几千年前被用来制作玉器的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当属于马衔山玉料。
http://p2.pstatp.com/large/4870009766d9f681a4d
位于甘肃定西境内榆中县与临洮县交界的马衔山,处于齐家文化范围的中心区域,所出产的玉材坚硬、致密、油脂性强,其中大部分为质地极为细腻均匀的微晶质玉材,其硬度、密度、油脂性和晶体结构都比较接近和田玉,但颜色更加丰富。当然,和田玉质量更好,更为难得。经过地下几千年的埋藏演化,今天我们对比两种玉材的玉器可以看出,马衔山玉材的致密性比和田玉稍弱,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比和田玉更容易形成美丽的沁色来。
http://p1.pstatp.com/large/48300093791ffd65222
中国自古就有“西土出美玉”的说法,处于西北地域的齐家文化玉器占据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所用玉料更接近“真玉”的标准,这是其它古文化玉器所不具备的。其它高古文化玉器,如兴隆洼、红山、大汶口、良渚、龙山、凌家滩、石家河,以及夏家店、陶寺、二里头等古文化玉器,所用玉材也基本上以本地玉为主,其材质各有特点,但总体上齐家文化玉器的材质更为接近“真玉”----和田玉,其中部分材质就是和田玉。
http://p1.pstatp.com/large/48600092c5ec5ca7c98
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利于玉器在地下的保存和贮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西北地区干早少雨,干燥的环境对玉器的浸蚀作用较小;二是西北地区黄土地相对贫瘠,对玉器的腐蚀作用较小;三是西北地区黄土高原的碱性土壤,在潮湿条件下形成的碱性环境,与其它外部环境一起作用于玉器,有利于玉器形成沁色。这些都是西北地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别的地域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
http://p1.pstatp.com/large/48300093792711a2ec4
高古玉,除其中蕴藏的深厚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宗教、人文等)、文物、艺术价值外,最吸引人的物理特征就是其玉质美和沁色美。齐家文化玉器中,有一些玉器(主要指马衔山料生产的玉器)因为其特殊的玉质,在其独特的埋藏环境、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形成了绝美的沁色。
由于内外因的作用,导致玉器内部离子的运动变化,以及外部的金属离子、有机物、微生物等浸染、侵蚀进入玉器内部导致玉器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分布的变化(一种是外部离子侵入玉器内部,一种是由于外部离子侵入导致内部离子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使玉器产生不同的沁色。常见的白色(鸡骨白、粉笔白等)、黄色(牙黄色、中黄色等)、褐色、红色、黑色、棕色等,沁色自然柔美,沁入机里、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分布合理。沁色是古玉,特别是高古玉最美、最值得玩赏的地方(图3,多种沁色过度)。与后世(主要指“三代”)古玉相比,齐家文化期的古玉因为玉质较好、保存环境干燥、埋藏环境简单,沁色也相对简单,没有“三代”玉那么繁杂多样,但相比更加沉稳简洁、厚重朴实、自然大方,更具观赏价值。
http://p1.pstatp.com/large/48600092c5f0c85cbff
http://p2.pstatp.com/large/48600092c60abfe5323
http://p1.pstatp.com/large/48300093793ea302524
http://p3.pstatp.com/large/4850009773d99173c72
http://p2.pstatp.com/large/483000937945d5e7580
http://p2.pstatp.com/large/48400096c26df38e99e
齐家文化玉器中有许多玉器沁色漂亮,这主要得益于:一是齐家地域出产的本地马衔山玉料。我推测这种玉料中蕴含的金属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运动变化。二是得益于西北的地理环境。这在上面已经提到,特别是碱性环境,有利于沁色的形成。
这里谈本人不太成熟的观点,就是高古玉中,因为和田玉相对非常致密,难于生成沁色。在形成沁色方面,其致密性又是它的弱项了。
http://p3.pstatp.com/large/48400096c2790fe7dbf
http://p3.pstatp.com/large/4830009379568384d02
http://p2.pstatp.com/large/48600092c61a776ca85
http://p1.pstatp.com/large/48300093796214561c2
http://p3.pstatp.com/large/48400096c2a08f80bab
http://p1.pstatp.com/large/48400096c2878ef95b6
http://p3.pstatp.com/large/48400096c2916a1187b
http://p2.pstatp.com/large/48600092c62e78bfa98
我们看到,在齐家文化地域,很多遗址遭到盗挖和破坏,还有很多遗迹裸露在地表,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考古发掘也很不够,没有把齐家文化时期历史文化较全面的考证出来,还远远没有形成源流清晰的发展脉络。且到现在为止,齐家文化还没有发掘过大型的祭祀台,考古发掘的玉器比较少,不能很好地反映齐家文化玉器的全貌,包括种类、材质、功能、作用等。在宣传方面,一是宣传和保护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二是齐家文化的文化品牌和价值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